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泉湖二月八”文化氛圍濃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3日 10: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29日,農曆二月初八,是衡南縣泉湖鎮“二月八”節的第一天。雖然天空中飄著絲絲細雨,但這個坐落在322國道旁的美麗小鎮,仍是人聲鼎沸,車來車往,熱鬧非凡。

  “泉湖二月八”始於明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傳説泉湖曾連年乾旱,餓殍遍野,神仙壽福爺施法降雨,普度眾生,救了泉湖人。泉湖人為了銘記福壽爺的恩德,在他生日的這一天,也就是農曆二月初八,築廟燒香朝拜,同時進行舞獅舞龍、唱戲等廟會文娛活動,各行各業的商販也聚集於此交易。且“泉湖二月八”正值農村春耕準備期,尤以買賣耕牛、農具、種子、樹苗等的人員居多。今年衡陽市政府還把“泉湖二月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目錄。

  沿著泉湖鎮的3條長街漫步,看到一張張樸實純潔、帶著田野泥土芬芳的面容,無論男女老幼,他們穿得並不整齊,皮膚也很粗糙,伸出的手上佈滿了老繭,有的牽著耕牛、有的挑著樹苗,也有些扛著農具,還有些背著種子……據泉湖鎮有關領導介紹,今年有來自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本省的客商及周邊的安仁縣、邵陽縣、耒陽市、常寧市、祁東縣和本土的農民共計10萬人前來參加“泉湖二月八”。

  9時30分,“泉湖二月八”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展演拉開了帷幕,在鏗鏘的鑼鼓聲和歡快的舞蹈中,本土歌手演唱的《泉湖二月八》贏得了陣陣掌聲。接著被列入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衡南漁鼓當今傳人張紫映登臺演唱了《泉湖二月八的來歷》,張紫映曾將漁鼓藝術帶到了法國巴黎,榮獲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表演最高獎──盧浮獎。武術、相聲、小品、花鼓戲……好戲連連,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舞臺上還展示了衡南縣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如相市燒餅、寶蓋嗩吶、歧山大禮肉等,有看的、聽的,還有吃的,可當場免費品嘗,也可掏錢買回家給親人朋友共享。演出持續了2個小時,還進行了“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展車巡遊。

  演出現場一條大紅橫幅格外醒目:“豐收靠春耕,富裕靠勞動,幸福靠文化”。衡南縣文化館長胡朝陽説:“縣委、縣政府將‘文化強縣’作為重大戰略工程來抓,現在的農民有吃有穿了,房子也越蓋越漂亮,但文娛生活還比較缺乏,我們就是借數萬農民自發前來參加‘泉湖二月八’的機會,為他們送上一份厚重的文化大餐。以後每年都會這樣做,而且要把送文化下鄉活動長久地堅持下去。”

  離開演出現場,記者偶遇來自衡陽市的陳太仰、彭勇等8個“攝影發燒友”。彭勇高興地説:“在現代社會信息、經濟、交通等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泉湖二月八’是中國農耕文化的一個傳奇大舞臺,你從中可以充分享受到農民朋友的熱鬧、勤勞和豐收的喜悅,留下一個個難忘的場景,既是對優秀文化的記載,也是教育後代的好教材。”

  看著遠去的泉湖,在車上,記者還清晰地記得那整齊擺放著的鋤頭、犁頭、耙頭、風車、籮筐等一件件嶄新卻又古老的農具。

熱詞:

  • 泉湖二月八
  • 文化大餐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湖人
  • 演出
  • 泉湖鎮
  • 文化氛圍
  • 泉湖二月八的來歷
  • 演唱
  •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