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我國核桃平均産量提高近四倍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2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綠色時報2月29日報道(記者 王建蘭)2月14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核桃增産潛勢技術創新體系項目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經過20年的實施,使我國核桃平均産量由每公頃373.5公斤提高到1470公斤,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核桃生産國。

  長期以來,由於缺乏高效培育技術,我國核桃生産以粗放經營為主,品質良莠不齊、産量低。1990年,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組織相關科研院所與大專院校組成全國核桃科技攻關協作組,開展了核桃增産潛勢技術創新體系研究,突破了良種無性繁殖技術,完善創新了高效栽培技術,建立了花果發育指標體系,推廣應用了研究成果。

  無性繁殖一直制約著核桃産業化發展。專家根據核桃芽體、枝條結構和生長髮育等特點以及傷流産生規律,採用埋枝黃化復幼技術扦插繁殖核桃良種,使生根率超過90%。同時,採用試管繼代培養復幼並結合二步誘導生根法進行核桃良種試管微扦插繁殖,使生根率達到98%。

  在研究過程中,專家深化了對難生根闊葉樹種生根機制的認識,創新性地提出了提早芽接時期,並採取芽接前的放水措施,使芽接成活率由1990年前的10%左右,提高到了現在的95%以上。

  針對我國核桃産區的自然條件和品種特性以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專家研究建立了我國核桃良種和堅果品質區域化、優質化的指標體系。最終,項目探索出了適宜我國平原地區、低山丘陵區、中山丘陵區栽植的早實品種。

  針對西南山地立體氣候特點,項目確定了橫斷山脈和雲貴高原發展泡核桃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海拔高度,最適生區海拔為1800米-2200米,較適生區為海拔1400米-1800米和海拔2200米-2400米。研究人員還針對溝壩和坡荒地不同坡度,提出了“回字形”、“回字埂”和“隔坡水平溝”3種整地方式。根據不同年齡核桃樹榦周、株高、新梢生長量、光照情況和光能利用率的結果,研究得出目前早實核桃幼樹理想的樹相指標。

  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經成為我國應用最廣泛、最高效的核桃苗木繁育技術。自2001年以來,成果推廣應用於太行山區、秦巴山區、雲貴高原區、黃土旱垣區、新疆沙漠綠洲區等全國核桃主産8個省(區)的169縣(市、區)。2003年-2006年,項目新建核桃試驗示範園112.29萬畝。1990年-2010年,項目推廣面積達2065.5萬畝,新增産值3410億元,新增純收益2676.6億元。

  (來源:國家林業局)

熱詞:

  • 核桃生産
  • 生根率
  • 水平溝
  • 整地方式
  • 繼代培養
  • 光能利用率
  • 平均産量
  • 樹相
  • 扦插繁殖
  • 回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