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莫讓“官二代”標簽遮蔽少年殘忍的病灶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燕趙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4日,一條“網曝安徽‘官二代’橫行霸道,戀愛不成將少女毀容”的微博在網絡上瘋傳。該微博稱十六七歲的陶汝坤因追求少女周岩不成,將其燒成重傷,或致終身殘疾。受害者代理律師稱,目前陶汝坤仍被羈押,22日下午,當地警方已對周岩進行了傷情鑒定。(2月26日《北京晨報》)

  消息一齣,社會驚愕,輿論譁然。而在對事件的報道與討論中,幾乎都放大了一個標簽,那就是“官二代”。對殘忍手段的憤慨,加之以“官二代”的社會情緒燃油,在網絡上迅速燃起洶洶怒火。這是社會惻隱之心的匯聚,但如果只是拘囿于“官二代”的標簽,只是把事件解讀為“官二代對窮二代的野蠻欺壓”,很可能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遮蔽了少年殘忍的社會病灶,口水與板磚之後,除了社會戾氣的累積,少女的苦難換不來任何指向進步的省思。

  不能否認,“官二代”是喚起網絡關注的重要標簽。但貼上“官二代”標簽的“監督”,最容易陷入“好就好到底、壞就壞到底”的簡單化路徑,這不是沒有過教訓:最新一期《南方週末》就以“庭上文鬥、庭下武鬥”為題報道了張顯在藥家鑫案中的作為,正是其混淆視聽的“藥家有軍方背景、四套房産”,是“官二代、軍二代、富二代”等後來被證偽的所謂質疑,掀起了網絡同聲譴責的洶湧民意,而當藥家鑫被執行死刑、藥家並非官與富的真相浮出之時,有多少人心中會籠罩對昔日簡單情緒化的一絲自責?

  人類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誠然,我們要關注施暴者“官二代”的身份,施暴者的父母雖説幾乎算是中國官僚體制中“最小”的官,我們也要關注他們是否利用手中的權力和關係資源,欺淩弱勢,干預司法,也要盯著他們在案件中是否盡到了應有的治療責任,是否表現出足夠的歉疚感與負罪感。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對程序與正義的守護與監督,對問題病灶的梳理與反省,才是關注這一惡劣事件的正道;簡單地貼上“官二代”的標簽,反復把玩,將其視為“官二代不仁”的又一例證,絕對不是監督的終點。

  對社會而言,最難解、最頑固的命題是:為什麼現在有大量的青少年漠視生命,手段殘忍,動輒動刀子、潑硫酸,甚至在街頭以暴打無辜的“路人甲”為遊戲取樂?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究竟出了怎樣嚴峻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求愛不成就要潑油點火?不能因為這些問題複雜、難解,我們就別過頭去,光是在“官二代”的身份標簽上咀嚼口水,卻在少年殘忍的普遍性心態異化問題上拒絕深入。蕓蕓眾生,不是只有“官二代”與“非官二代”兩個品種,貧寒家庭的孩子難道就不會做出令人髮指的暴力事件嗎?之前的馬加爵案、三原縣學生殺師案等血的教訓還不能將我們引入理性的軌道上來嗎?

  作惡的,首先是一個少年;其本身何嘗不也是一個悲劇!從一個善良純真的幼兒,變成一個忍心踐踏他人生命的孩子,這中間孩子經歷了什麼?我們的社會、家長、學校又都給予了孩子什麼?這些可以引人反思的,導人向善的東西不該遺憾的被忽略掉。否則,除了一個悲劇又一個悲劇的重復,除了民與官、貧與富等社會群體一次又一次的撕裂,除了社會戾氣一股又一股的集聚,我們恐怕什麼也看不到。無意于給官二代做辯解,只想提醒大家:咒罵幾句“官二代”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難的是,在身份標簽的背後,我們是否體認到足夠的痛感。

熱詞:

  • 官二代
  • 病灶
  • 監督
  • 北京晨報
  • 南方週末
  • 路人甲
  • 貼上
  • 家庭教育
  • 家長
  • 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