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古代狀元當不了大官 清代僅賜從六品翰林院修撰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2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我國古代,舉人考中“狀元”後,皇帝封他什麼官呢?按小説、戲劇所講,不外乎禮部尚書、八府巡按之類,即在皇帝左右辦事,掌握文書章奏,或受監察御史委派,到各省巡視,考察吏治,有的還被召為“駙馬”,要不就是到省主持巡迴考士的學政,看來官職不小。但實際上,“狀元”的官職是有規定的,而且職位也比小説、戲劇中所説的低得多。

  榜眼探花只能當芝麻官

  以清代而定,會試每三年在京都舉行一次,會試中舉的貢生(地方儒學生員(秀才)升入京師國子監就讀的稱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取得第一名次的考生,由皇帝欽定即“狀元”,二、三名為“榜眼”、“探花”。

  這頭三名合稱為“一甲進士”,可以得到皇帝賜的“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可賜“進士出身”,“三甲進士”可賜“同進士出身”的頭銜。但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狀元”的職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官,相當於現在的地區任職級別;而“榜眼”、“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縣長之職,是個地地道道的“芝麻官”。“編修”一職,是個修國史、實錄、會要的官稱。

  狀元跟駙馬沒有必然聯絡

  事實上,在古代並不是一開始就以科舉考試來選拔官員。科舉考試的科目,始於唐代。唐代取士,明經科有“學究一經”的科目,即學通一部經書,應“學究一經”的科目考試者稱“學究”;宋代的“學究”為禮部貢舉十科之一。後世作為讀書人的通稱。有時又將咬文嚼字、拘泥不化的塾師或文人稱為老學究、村學究。北宋王安石變法科目之一,即用學校教育取代科舉考試。“三舍法”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內舍300人,上舍100人。官員子弟可以免考試即時入學,而平民子弟需經考試合格入學。後來地方官學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級教學的特色。這一改革措施,事實上將太學變成了科舉的一個層次,學校徹底變成了選官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另外,在“狀元”與“駙馬”爺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絡,也就是説“狀元”不一定硬是“駙馬”。“駙馬”這個職務,因妻是皇帝的女兒(稱公主)而得,如戲劇《秦香蓮》中的陳世美,就被稱為“駙馬爺”。在宋朝時,民間稱之為“裙&&兒官”。現在人們所鄙稱的“裙帶關係”一詞,即起源於此。

熱詞:

  • 狀元
  • 從六品
  • 駙馬
  • 正七品
  • 清代
  • 貢舉
  • 班級教學
  • 翰林院
  • 封授
  • 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