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讀《劍河倒影》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葉兆言

  散文大家陳之藩于25日病逝香港。陳之藩堪稱科學家跨界文學的最佳典範,他的文風簡潔且富有情感,兼具理性與感性,字裏行間流露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在此發表作家葉兆言一篇記敘陳先生的舊文,以資紀念。 ──編者

  讀陳之藩先生的《劍河倒影》,才知道抗戰期間還有個西北聯大。説起中國的大學,提到西南聯大,免不了眼睛一亮。對於我們這些後生來説,出生西南聯大,便是一塊最好的金字招牌。然而好學生不只是西南聯大才有,西南聯大只有一個標誌,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戰爭不斷,從大學生的整體質量而言,這個年代明顯要好于五十年代,五十年又明顯強過六十年代。九斤太太的觀點固然不足取,事實卻不能改變。

  四十年代的大學生都是人精,那個動亂的年代裏,沒有多少人有機會去上大學,不像今天,連博士生都像批發一樣,成群結隊的招收錄取。物以稀為貴,太多了,必然粗製濫造。當然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社會原因,陳之藩是學物理的,如果留在大陸,沒有進一步留學深造,説不定也就成了一名普通中學教師,我對於物理學是外行,無法評定陳先生專業方面的成就,只知道他是美國的碩士,香港和台灣名牌大學的教授,當過系主任,當過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教授,用時髦的話來説,屬於成功人士。

  有趣的是,陳先生還獲得過哲學博士頭銜,頭銜是劍橋送給他的,用陳先生的話來説,他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和成百的學者聊兩年天,跟玩似的便撿了個學位。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他所接觸的都是劍橋的高人,和高人過招,一次次切磋武藝,近朱者赤,自己無形中也會功力大長。都説環境成就人,但是,牛津劍橋學文學的中國人並不在少數,有人卻是越學越不通,越學越俗,除了口不離“鄙人在英國的時候”,拿不出任何真才實貨。或許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緣故,陳先生對人文科學的態度,更多的是因為有“趣”,是喜愛,他只是一個票友,客串看下海寫些文章,偏偏這些文章比許多專業作家出色得多。

  陳先生的隨筆既有中國文化的根基,又有現代科學的底蘊,因此在台灣很有讀者緣。作家能同時獲得這兩者的人不多,不過也並非鳳毛麟角,無跡可尋。畢竟根基和底蘊是可以培養的,難得的是陳先生身上有不同尋常的詩人氣質,這一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後來的王小波。他的文字不外乎是“好奇與欣賞”,是“對真的好奇,對美的欣賞”。詩人氣質絕非只有詩人才有,事實上,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文壇中沒有詩人氣質的往往佔大多數。詩人氣質難以用語言描述,看不見、摸不著,無聲無臭,來無影去無蹤,是創造世界上一切美好東西的重要元素。詩人氣質不僅造就了第一流的詩人,還可産生第一流的軍人和運動員。大科學家本身就是一首詩,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他們的發明創造都離開不了詩歌精神。

熱詞:

  • 劍河
  • 詩人氣質
  • 西南聯大
  • 劍河倒影
  • 科學家
  • 劍橋
  • 文學
  • 詩歌精神
  • 大學生
  • 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