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2012年新疆擬建4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亞心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亞心網訊(記者任春香報道)2012年,新疆將建4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計劃分別在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和錫伯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相對集中,原生態保持相對完整、保護意願強烈的區域進行建設。

  “那裏的人們,能快樂地按照最合適他們自己的方式生活,能積極、廣泛地參與到文化生活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既能傳承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又能與外界保持很好的交流和溝通,實現不同民族文化的良好互動,達到一種和諧……”

  2月2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副巡視員馬迎勝對預期中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做了這樣的描述。按照“十二五”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發展規劃,我區將分批、分期在13個世居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相對集中、傳統文化生態保持完整,並具有特殊價值的街區、村落或特定區域,建立自治區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馬迎勝説,新疆現在有原生態保護得很好的村落,但同時又面臨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衝擊。“比如博湖縣有一個村,村裏的人越來越少,都選擇離開農村搬去城裏。每個人都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權利,農牧民生産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對‘非遺’保護工作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非遺’如何保護,能否保護好,如何重建適合非遺傳承和發展的環境,這是建立生態保護區要注意的問題。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目的在於,要找到這樣的通道和方式,來重建非遺適應現代文化社會發展的傳承渠道”。

  馬迎勝認為,文化生態保護區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其面積不宜過大,最好是一個村落或街區,同時要需要調研當地能否能重新建構一個適應現代生活的方式和空間。

  “目前,我們初步選了4個地點,正在與當地政府和文化部門做初步溝通,之後還將派專家組實地調研,制定詳細的保護計劃方案。尤其需要強調的是,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建設並不是一家之言,我們會到擬選地,與當地老百姓進行溝通,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願,制定出個性化的保護方案。”馬迎勝説。

熱詞:

  • 文化生態
  • 實驗區
  • 生態保護區
  • 保護方案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村落
  • 博湖縣
  • 自治區級
  • 塔吉克族
  • 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