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郵儲銀行股改 三大難題待解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2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佈公告稱,經國務院同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體變更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對此,中央財經大學郭田勇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這意味著,這家全國最大的連接城鄉的、擁有3.7萬個營業網點的銀行終於踏出了真正商業化的第一步,未來將遵循其他商業銀行引資、上市的路徑,從而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得現代化商業銀行。”但也有專業人士認為,郵儲銀行由於先天不足,其股份制改造也可能會功虧一簣。

  首當其衝的就是公司治理結構問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于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組建的商業銀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是其唯一股東,股改計劃于2011年12月31日獲批。這就意味著郵儲銀行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國有獨資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就會存在嚴重缺陷,自然,其經營決策的科學性、經營過程的自我約束力、經營績效的市場競爭力就會受到很大程度上得質疑。比如根據郵儲銀行公司章程,對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的決議,須經董事會成員三分之二以上多數表決通過。而現實是郵儲銀行7個董事會成員中,有5個屬於郵政集團,超過了董事會成員人數的三分之二,因此郵政集團事實上控制了話語權。

  “而在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跟蹤研究之初,我們發現公司治理不完善是導致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機制落後、經營風險積聚、約束機制弱化和經營績效不佳的根本原因”,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告訴本報記者。

  其二是人力資源緊缺且配置不合理。劉煜輝告訴本報記者,由於郵儲銀行組建不久,面臨著從傳統單一的儲蓄業務向全功能商業銀行轉型的挑戰,客觀上存在綜合管理、新業務開發、市場營銷等人員缺乏的問題,尤其缺乏懂金融、會管理的專業人才,實難適應銀行商業化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員配備不合理,呈現結構性缺員和結構性冗員的狀態。具體表現為管理人員和後臺人員佔比過高,而業務開發人員、營銷人員佔比較低。

  本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有一省級分行的管理人員佔比為17.2%,後臺人員佔比為23.3%,面向市場的營銷和服務人員不足60%。人員結構不合理,不僅制約了業務的發展,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削減了企業利潤。

  第三是資産運用過於集中,凸現財務風險。郭田勇指出,郵儲銀行貸款業務起步晚,信貸員隊伍在建設中,貸款營銷和服務水平是一個重大挑戰。由於超低的存貸比,該行實際上有大量資金沒有用於放貸款,而是用於同業存款和債券投資。有數據顯示,2010年末,郵儲銀行各項存款餘額為32597億元,比年初增加6446億元,增幅24.65%。當年,郵儲銀行的存貸比為16.7%,僅較2009年提高了1.04個百分點。在2011年信貸緊縮形勢下,其他銀行普遍流動性緊張,為避免存貸比逼近75%紅線而為拉存款焦頭爛額,而存貸比不到20%的郵儲銀行相比之下“放貸空間很大”。

  如果資産運用不當,不能增加收入,在負債的硬約束下,就會造成收入與支出不匹配的財務風險。同時,資産運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問題也愈加突出。

  “儘管目前有消息説有幾家國有大型企業已經表明了未來可能參股郵儲銀行的想法,但是如果人力資源建設跟不上、資産運用跟不上現實需要,郵儲銀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將會功虧一簣”,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界人士坦言。

熱詞:

  • 郵儲
  • 股改
  • 銀行商業化
  • 郵政集團
  • 資産運用
  • 存貸比
  • 郵政儲蓄銀行
  • 銀行貸款
  • 財務風險
  • 國有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