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包萬隻波羅粽迎四方賓客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每逢波羅誕,南海神廟附近社區的居民就會齊聚祠堂共包粽子,用來祝賀節日贈親送友。

  南方日報記者 丁玎 攝

  黃埔廟頭社區:

  南方日報訊 (記者/姚藝曲 通訊員/埔宣)昨天,黃埔區廟頭社區的張氏大祠堂裏十分熱鬧,40多位街坊在忙碌著為即將到來的波羅誕包粽子。這是每逢“波羅誕”到來,南海神廟十五鄉的居民,尤其是廟頭村,就會組織起來齊聚祠堂共包粽子,用來祝賀節日贈親送友。據悉,今年波羅誕距離開幕還有兩天時間,街坊們準備包1萬多只波羅粽,迎接四面八方的賓客。

  波羅粽與普通裹蒸粽有什麼區別?廟頭的張大姐解釋説,“波羅粽是用芭蕉葉包的,而不是竹葉,而且波羅粽包得比較嚴實而且較大個,煮熟後可以用細繩鋸著切片吃”。波羅誕期間家家戶戶基本都會動手做,“每只粽大概有八兩重吧,1萬多只預計要用上1000多斤糯米、300多斤豬肉、還有大量綠豆、姜、香料呢。”波羅粽在珠三角地區小有名氣,是已申請了國家專利的地方美食,波羅誕開始後,大家也可在廟會上品嘗到。

  昨天上午,張氏大祠堂裏已經有四口大鐵鍋同時開鍋,猛煮著波羅粽,街坊説每只大鍋都放入100隻,大概要煮6個小時左右才能出鍋。記者在看到,出鍋的波羅粽跟珠三角地區的民間粽子用料大同小異,甜的是枧水粽,鹹的是糯米包豆夾鹹肉。

  從增城嫁到黃埔廟頭30年的陳大娘已經是做波羅粽的高手了,她説,“每年8月以後,大家就開始採集蕉葉回家,先用開水泡煮,殺青、祛除蕉葉的苦味。然後涼幹曬乾,保留了蕉葉特有的植物芬芳味道。包好粽後,放在鐵鍋或大缸大甕裏,用木柴明火蒸煮。”

  廣州有俗語説:第一遊波羅,第二娶老婆。波羅粽作為波羅誕的傳統食品,已申請了國家專利。據了解,此次波羅粽作為黃埔廟頭的特色産品,黃埔區希望通過社區扶持,將波羅粽創出品牌來。

  波羅粽緣起

  在波羅誕期間包粽子,是廟頭社區一帶沿襲多年的風俗。每年8月以後,村民就開始採集蕉葉回家,先用開水泡煮,殺青、祛除蕉葉的苦味。然後涼幹曬乾,保留了蕉葉特有的植物芬芬味道。

  用這些蕉葉包好粽後,放在鐵鍋或大缸大甕裏,用木柴明火蒸煮8個小時,使包料融為一體,吃起來口留余香、風味可人,波羅粽的製作起源於波羅廟十五鄉,尤其是廟頭村。

  每年波羅誕到來的時候,波羅廟十五鄉為村民就忙碌起來:一方面,要準備應節工藝和商品,波羅誕期間拿去廟會出售;一方面要迎接親朋好友的到來。

  這時,小孩忙著玩,年輕人忙著逛廟會、採紅豆、會相好,大人忙著做生意,老人家忙著看大戲,觀雜耍、村中沒了閒人。

  如何去招呼親友的到來呢?

  於是村民就想了個辦法,廟會前夕就蒸好了一大鍋波羅粽,親友來到把家門鑰匙給親友,囑咐餓了自己開門取棕吃,久而久之,成為習俗。

熱詞:

  • 波羅廟
  • 包粽子
  • 包料
  • 賓客
  • 糯米
  • 黃埔廟
  • 殺青
  • 出鍋
  • 鐵鍋
  • 南海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