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純粹只是乞討,“最潮乞丐”不足為訓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1日 0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打扮新潮的行乞者周飛引來眾人圍觀)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講信用的時代,又是一個欺騙的時代;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又是一個黑暗的時代。”當我讀完報上刊登的一篇新聞,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這段名言,又不期然浮上腦際。

  這條新聞説,一個名叫周飛的男子,穿西裝、打領帶,前衛的莫西幹髮型染成鮮艷的紅色,腳邊立著一隻貼滿航空公司托運標簽的行李箱,在全國各大城市穿梭行乞,供人拍照,然後收取費用,被稱為“最潮乞丐”。(2月27日《西安日報》)我仔仔細細讀了報道,又搜腸刮肚,總想破譯一下周飛行為的社會價值,但遺憾的是我的悟性還不到家,沒有洞悉其中的深刻內涵,反倒猛地蹦出以上名言。試想,要不是如今思想解放、兼包並蓄,寬容各種行為方式,具有更加開放的時代特點,這樣的乞討行為的存在,真的是不可思議。

  但是,可以存在是一個方面,價值大小又是一個方面。或者説,不是存在的東西,都具有實際的意義。具體到“最潮”行乞這件事情,周飛願意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那是他的自由,只要這種自由不給第三方帶來損害,符合無害性原則,那就悉聽尊便。但即便這樣,即便他乞討不菲,多的時候日進千元,行為也不足為訓。

  因為他的行為的目的是希望通過一路乞討走出“名氣”,然後達到未來出席飯局收費八百元、上電視節目收費萬元、為人代言産品收費十萬元的目標。這個目標,看不出具有什麼與時俱進的意義,甚至不如清朝末年的武訓。當年武訓靠著乞討,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義學3處,購置學田300余畝,積累學資萬貫有餘,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的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因此,他被稱作“千古奇丐”,並以乞丐身份載入正史。當然,也和幾年前深圳的那位殘疾乞丐不能比肩,因為在網友為血管崩裂的玲玲募集籌款時,那位身高不到1米的殘疾人,將剛討來的百元大鈔塞進募捐箱裏,然後一瘸一跛地轉身離去,讓不少旁觀者潸然淚下。周飛則截然不同,他每天入住40到100元的旅館,每天早晨都要去髮廊整理頭髮,莫西幹頭吹得絲絲直立,穿西裝、噴香水。這樣做,當然是標新立異吸引路人,以便乞討成功。而他獲得的收益,又循環消費在這些環節之中,包括“飛的”的費用。而他除了拍照,並沒有為大家奉獻哪怕是並不精湛的才藝,純粹只是乞討。

  作家狄馬説過,要飯不是一件體面的事情,因為在他所索要的食物上面沒有自己的勞動。而我們知道,如果沒有勞動,麥子不會變成麵粉,水不會變成酒,樹皮不會變成布料。同樣,最潮乞討也是如此。最潮只是外在的形式,乞討才是行為的本質。而乞討,除了我們見慣的那種因為身體原因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因自然災害、突發疾病造成意外變故,或者被剝奪了賴以生存的生産生活資料,乞討並不招人同情,不管你多“牛”還是多“潮”。如果我們這個社會,可以讓不勞而獲者獲得財富,公眾又為這個行為叫好,或者成為一個克隆效倣的榜樣,這個社會一定是出了問題;不是導向、觀念的問題,就是體制機制的問題。──這才是需要引起關注的地方啊。

  (來源:紅網)

熱詞:

  • 乞討行為
  • 最潮乞丐
  • 西安日報
  • 名氣
  • 雙城記
  • 殘疾乞丐
  • 武訓
  • 血管
  • 體制機制
  • 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