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做一個稱職的德比對手”。幾個星期前,在衡源回滬基本確認之際,滬上一位資深球迷向申花新賽季預想中的德比對手支起了招。在他看來,衡源與其費力思索如何快速打造主場氣氛,不如炒一炒德比概念,效果會來得比較快;如今經過周六一役,球迷的建議“一不小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現實,至少它為未來德比戰的到來做足了前戲和鋪墊。
能讓人情緒激動的事情不只有肢體衝突,但顯然由肢體衝突帶來的連動效應通常是最快和最猛烈的。周六晚間,各大門戶網站體育版頭條和圈內相關人士微博的留言板幾乎清一色被申花、衡源衝突事件以及球迷評論佔據,無論秉持何種觀點,至少表明了原本在一些人眼中尚不夠檔次的“花、鑫德比”,在周六之後已經有了前期雛形。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群人中,除了上海本地球迷,還不乏包括西安、遼寧兩地的球迷。顯然,處於話題中心的王雲、戴琳們,其受關注度和影響範圍已經不再局限於上海。加之兩隊陣中分別擁有各自親歷過申花、中遠德比戰的球員,雖然數量不多,但一系列因素拼湊整合一番後,噱頭自然就被“打”出來。
各方面中,略顯懊悔的或許要數申花票務代理公司。原本尚未被炒出名頭的“新上海德比”之戰,並沒有被營銷方劃為最高星級賽事。然而周六一戰之後,至少對於本地申花球迷而言,設擂虹口與衡源的比賽氣氛將勢必熱烈異常,可以想見,屆時所有的相關話題與散票購買高潮均將在聯賽第十輪兩隊首次交鋒前一週便展開。另一方面,即使是後半程在源深的二次對壘也將隨同首回合“發生”的故事,而被延續熱潮。新賽季的上海灘,屬於德比戰的硝煙已然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