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拍賣市場亂象不斷 藝術品投資為何“步步驚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1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關於藝術品收藏投資的負面新聞不絕於耳,無論在畫廊市場還是拍賣市場,制假、拍假、鑒假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何這一行業頻頻陷入輿論漩渦?中國收藏家協會特邀顧問、江蘇省收藏家協會會長徐湖平表示,如今的藝術品收藏和拍賣市場用四個字概括——亂象混生,圍繞這個行業的人與機構都正遭遇著空前的誠信危機:

  首先,專家靠不住。從“金縷玉衣”到“漢代玉凳”,如此驚天騙局中涉及的專家往往都是權威,然而為何普通人都具備的常識這些專家卻“渾然不覺”?答案不言而喻;其次,證書靠不住。收費的藝術品鑒定證書已經氾濫成災,一些鑒定機構、鑒定中心為了能夠收取費用,一般都鼓勵文物、藝術品收藏者、投資人開鑒定證書,真偽卻無法保證;第三,拍賣公司靠不住。從私人古玩商手中買東西不靠譜很正常,理應相對比較穩妥的拍賣行、畫廊卻也屢次身陷假拍、拍假的風波,令投資收藏者越發無所適從。

  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認為,藝術品市場驚人的利益、不斷涌現的財富神話無疑是重要原因。隨著藝術品收藏拍賣市場空前紅火,很多東西一兩年就升值數倍,加上《鑒寶》等節目的火爆收視,刺激民間收藏越來越火。真品、精品往往早已“名花有主”,民間玩家光靠“撿漏”已無法滿足。拍賣機構與造假者勾結日益密切,逐步形成完整造假、拍假一條龍。他們有成熟的造假技術,能騙過高科技檢測手段;他們能給贗品編造出離奇的故事,從而身價百倍;他們能請頂級專家出鑒定證書,指鹿為馬……

  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亂象過後,制假機構、拍賣公司、鑒定“專家”卻為何安然無恙?業內人士分析,根本原因還在於他們都不缺“擋箭牌”。不僅各大拍賣行自行制訂的拍賣規則充斥著自我保護的霸王條款,現行《拍賣法》第61條“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或者品質,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更成為拍賣公司逃脫責任的“免死金牌”。同時,拍賣法又明確指出,拍賣公司有權保護委託人信息。這意味拍賣公司可以拒絕提供贗品的來源,保護了造假者不被曝光。而鑒定專家的“擋箭牌”則是“專家鑒定結果只代表個人學術觀點,看錯東西也不用負法律責任”。

  劉尚勇認為,當行業法律法規不甚完善時,行業自律非常重要。負責任、講誠信的拍賣公司都會愛惜名譽,把好自己手中的這道關。徐湖平等相關專家則認為,解決的根本還在於現行法律法規的完善和細化,儘快建立起藝術品科學鑒定的評估和定價體系,否則公眾對這樣的行為只能停留在道德控訴的範疇。

熱詞:

  • 拍賣公司
  • 專家
  • 拍賣市場
  • 步步驚心
  • 亂象
  • 藝術品收藏
  • 藝術品拍賣
  • 拍賣標的
  • 藝術品鑒定
  • 拍賣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