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轉眼又到幼兒園招生季節。據《江門日報》報道,從2月23日中午開始,開平市長師附小幼兒園門口就排起了100多米長的長龍,不少家長提前三天就打着雨傘、揣着麵包、礦泉水,帶着小板凳通宵達旦排隊報名。有家長表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果我們不提前來排隊,孩子恐怕連起跑線都站不上。”可見,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多麼牽動人心。
一間幼兒園能讓家長對其趨之若鶩,也許教學質量的確有一套。但從家長照搬過來的論調背後來看,也有一些微妙的玄機。一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炒熱早教市場。在早教專家侃侃而談的課堂上,在各種培訓班的宣傳單上,在保健品廣告中,所有的轟炸性信息都在宣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理念,一些好學校便會上演排隊車輪戰奇觀。在周圍家長“我家孩子會説英語”、“我家孩子在學奧數”等的包圍下,誰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一個好學位花再多的錢也願意。二是家長不想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把孩子推給學校了事。工作繁忙、缺乏耐心的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把孩子交給學校就可以什麼都不管了,孩子就可以成才了。特別是那些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希望孩子入學越早越好,甚至巴不得孩子全天候寄宿學校,忽視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所起到的作用。
其實,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對家長的一種誤導。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早起跑不一定就能贏得先機,開始衝在前頭的可能掉隊,開始不冒頭的可能後勁十足,最後贏得勝利。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如果超前大滿灌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通過比其他學校增加過多的負擔來提高學習成績,反而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有害。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終身的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着誰也不能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不僅是父母給予孩子愛,也不只是父母只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萬事大吉。那種以為家庭教育就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其餘的教育則應該由學校來完成是片面的。學校畢竟只是傳授給孩子知識的專業機構,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能像家長一樣面面俱到。把自己應該承擔的教育責任推給學校,是漠視自己孩子的成長,也是對孩子的未來不負責任。邱鎮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