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稅收增速高於GDP增速 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0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

  毛女士是北京某商場財務部門中層管理人員,每月稅前收入約為1.5萬元。在她看來,自己的工資水平連“小康”都達不到。毛女士表示,她身邊的朋友和同事都普遍存在一種“焦慮感”,不管薪酬水平如何,都在為“掙錢”而奮鬥著。“我的老闆年薪50萬,為了生孩子也還在拼命賺奶粉錢”,她説,“我的工資兩三年沒漲了,但東西卻越來越貴”。

  毛女士和她的朋友們有個疑問,北京人均GDP已達中上等富裕國家水平,為什麼生活于北京的“我”還是不富裕?

  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

  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去年的人均GDP已經接近富裕國家水平,其中北京2011年人均GDP8039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2447美元;按照世界銀行劃分各國貧富程度的標準,北京已經達到中上等富裕國家水平,超過了12276美元的“標準線”。

  與此同時,去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僅為人均GDP的約4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為14736元。從人均GDP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為什麼會“蒸發”了這麼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王建鉚表示,從GDP到人均可支配,中間要經過一系列環節,這就是“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問題。

  GDP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項是勞動者報酬,也就是全體勞動者的全部稅前收入,包括工資、社保及其他福利,也包括個人所得稅。第二項是生産稅凈額,即政府在生産過程中收取的稅收,主要是增值稅。第三項是固定資産折舊,即在生産過程中消耗的資本。第四項是營業盈餘,主要是企業的稅前利潤,包括企業所得稅。

  王建鉚稱,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當於人均GDP的40%是偏低的,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很低的社會保障水平,這一比例比一些富裕國家至少要低10個百分點。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主要是因為勞動者報酬佔比偏低,或者説是另外三部分佔比偏高。

  例如,固定資産折舊是不能參與分配的。如果固定資産折舊數額大的話,總收入中可供分配的就相應減少。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11022億元,比上年增長23.6%。

熱詞: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人均GDP
  • 增速
  • 國民收入初次分配
  • 人均純收入
  • 固定資産折舊
  • 毛女士
  • 標準線
  • 焦慮感
  • 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