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對官二代的聲討是民意對權力作惡的集體焦慮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1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現代傳媒渲染下早已標簽化、污名化的“官二代”似乎已經成了怙惡不悛、無惡不作的現實演繹,甚至某個負面新聞只要與官二代扯上關係,就能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三十六路煙塵,七十二家反王,權力蔭蔽下的官二代不得不在滔滔民意下接受法律與良知的雙重宣判。而民意,似乎又總是站在弱者身邊。因為,在當下中國,無數相關悲劇的輪番上演在向我們反復陳述這樣一個價值共識──在脆弱的雞蛋與高大堅硬的墻之間,民意永遠站在雞蛋一邊。這次由官二代求愛不成火燒少女而引發的公共事件同樣在佐證以及捍衛這個業已形成的公共理性。

  據媒體報道,因求愛不成,合肥某中學一名17歲的中學生陶某竟然強行闖入民宅,將汽油潑向一名16歲的少女,並點起打火機將其燒成重傷,或致終身殘疾。(綜合媒體近日報道)而就在此前,少女周岩的父母因不堪陶如坤的騷擾,“多次聯絡其父母,甚至磕頭以求放過女兒”!

  受害少女父母那拋掉尊嚴的一跪都沒有拗過陶某喪心病狂施害於人的決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畸形人格與變態心理在支配著陶某罔顧良知與法律去戕害他人的生命?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求愛邏輯與殘暴演繹?悲劇已然發生,花容零落成泥。我們在表達同情、訴説憤怒的同時,或許,最應該反思的是陶某喪心病狂背後的心理根源。而筆者以為,問題就最有可能出現在陶某握有權力的父母身上──陶汝坤的母親是安徽省合肥市規劃局某處處長,父親就職於安徽省合肥市審計局。這一暴虐行徑的背後,就可能閃爍著權力隔空作惡的魅影。

  誠然,我們可以説,陶某今日價值情懷的養成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力塑造的結果,但若不是權力給了他那高高在上的身份優越感,給了他戕害他人生命健康的底氣,他又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騷擾最終加害於一個身世平凡的弱家女子呢?或許在陶某看來,權力是他可以任意戕害他人生存權的通行證,有了這張通行證,他便可以由愛生恨,再由恨洞穿道德與法治那早已氣若遊絲的文明底線!

  文明社會最基本的兩個價值衡量元素即是物質的極大豐富與精神的茁壯成長,沒有精神而只有物質的文明,是殘缺的文明。每個公民個體既指向物質維度,更繫於精神維度。而公民精神,則不單單是指智識的廣博,更在於公民個體對公共事件所表現出來的良知判斷與價值選擇。每一個圍觀此事件並積極發聲的公民對陶某人性全無的憤怒聲討,匯聚起來其實就是對權力跋扈的集體焦慮與對法治、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的強烈呼喚。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沒有什麼權力、也沒有人有權力能夠阻擋今日互聯網時代民意的集中表達。今日中國民眾通過其參與公共事件所體現出來的公民精神與價值理性,其實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而公民社會成長之一重要表現厥為將權力馴服在籠子裏──包括權力的衍生品。

  “官二代”一詞的出現,本身就是公眾對封閉權力體系的焦慮表達,或者説是嘲諷。筆者以為,這次悲劇的根源乃是權力魅影籠罩下的價值撕裂與階層殘害。避免悲劇的重演,恐怕還得從限制權力、公平分配社會資源、聚合階層共識等方面求解。

熱詞:

  • 官二代
  • 精神維度
  • 權力體系
  • 民意
  • 作惡
  • 公民精神
  • 魅影
  • 公共事件
  • 心理根源
  • 價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