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糧油幫困卡、助學券…項目多、領取繁 標準多年不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東方網2月27日消息:近期上海警方提醒,一些新生兒父母接到自稱是醫院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其財政局會有一筆生育補助返還,其實這是不法分子的一種新型電訊詐騙方式。對此,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對於本市各種大大小小的社會福利性質的補貼、津貼知之甚少。

  究竟是相關補貼標準多年未變而漸漸被忽視,還是市民對於補貼的領取渠道和方式存在盲點?相關專家稱有必要研究並制定一套“與時俱進”的方案,如統一歸類為“生活補貼”,與勞動者工資分開發放。

  本市針對不同群體有不同的補貼項目。日前,記者採訪了普陀區長壽街道的相關工作人員。據悉,街道主要負責發放副食品補貼、糧油幫困卡、助學券、節日券等,也有部分街道可委託居委會來向居民發放。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大部分補貼都有領取期限,居民要及時領取。如糧油幫困卡、針對低保家庭9年義務教育學生的助學券都會過期作廢。居民在副食品價格補貼發放有效期內不申領,一般不再補發。此外,街道還負責對低保家庭發放節日券,工作人員表示,節日券發放時間不固定,由市政府統籌安排。

  上海市副食品補貼由糧食局撥款,享受對象主要是1999年之前的失業人員、外地退休回滬人員,補貼標準為8元/月。作為這項補貼的受益者之一,從外地退休回滬的劉阿婆對這項補貼也抱著聊勝於無的態度,她説:“這麼多年都是老樣子,不過有補貼總歸是好事,只是現在最普通的青菜也要兩元多一斤,八元錢只能買三四斤青菜,實在太少了。”

  除了認為補貼標準過低外,還有不少市民坦言副食品補貼的領取次數太過頻繁,一次能領取的金額又低,很多時候一忙就忘記領取。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家中抽屜裏至今還“躺著”厚厚一疊過期未領的副食品補貼申領單。

  據市民政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糧油幫困卡主要針對低保家庭、重殘無業人員等群體,每季度發放一次,過期作廢,憑此卡可到指定供應點按月領取與幫困金額等值的實物補貼。從2011年1月1日起,本市幫困糧油供應折算價格已從每月45元調整為每月52元。糧油幫困卡兌換的是政府對特殊困難群體的實物救助,指定商店供應幫困的大米、食油和食糖實行“一物二價”(零售價/幫困價)制度,幫困價要低於市場零售價。

  市民政局救濟救災處副處長夏建民也表示,幫困卡最大的好處是,持卡群眾按月領取的實物不受物價變動的影響。相反,如果把實物改成現金補貼,一來可能會混同於本已領取的“低保金”,二來也違背了對困難群眾補助基本生活需要的政策初衷。

  種類繁多的各類補貼,讓大部分市民感到“搞不清楚”。市人大代表裴蓁表示,目前各類補貼由市財政局、市民政局等不同政府部門管理或撥款,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能夠進行整合,統一為“生活補貼”,讓市民一目了然。“比如拿到工資條,看一個職工的收入,就是工資+生活補貼,這樣就非常清楚。”

  對於部分居民提高“雞肋補貼”的呼籲,裴蓁認為,首先要考慮政府的承受能力和企業單位的承受能力,否則容易引起負面效應,“與時俱進的補貼標準,需要與政府財力相匹配。”裴蓁説。

熱詞:

  • 糧油
  • 助學
  • 生活補貼
  • 補貼標準
  • 新生兒
  • 勞動者工資
  • 義務教育
  • 上海警方
  • 副食品價格
  • 物價變動
  • 搜索更多糧油 助學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