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刻劃細膩 神形兼具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6: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汕頭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曾廣錫

  早在唐、宋時,八仙的傳説便在民間廣為流傳,尤其是明人吳元泰的神魔小説《八仙出處東遊記》出現之後,更使八仙成為婦孺皆知的人物。八仙自古至今一直成為傳統工藝美術的石雕、木雕、金漆畫、刺繡、灰塑、陶瓷、剪紙、磚雕、竹雕、貝雕等很多藝種表現的題材,“暗八仙”象徵著八仙慶壽之意,也作為吉祥紋樣而被廣泛採用。今文中這兩條幅髹漆貼金的木雕《八仙八騎》作品,已是人們十分熟悉的題材,但其在構圖佈局、表現手法上卻獨具匠心,值得為之讚嘆。這是汕頭木雕工藝美術師、省級“非遺”傳承人陳炎坤在1991年創作的。

  人物題材歷來在潮汕木雕中佔較大的比例,戲曲人物、民間故事、神話傳説,豐富多彩。如今在鄉村的祠堂、廟宇的建築裝飾中,還仍可見到人物題材的木雕,而進入城市家居裝飾或陳設的大都是花鳥之類,所以人物形象的作品也就較為少見了。這一套兩幅的木雕挂屏呈條幅狀,每幅高70厘米、寬13厘米、厚5厘米,在此條狀狹窄的規格上來表現8個人物形象較為困難,作者在構圖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因畫面無法按傳統的“s”、“之”形來佈局,就採用祥雲的繚繞來作為徑路,交代清楚人物形象的走向,給人以八仙從天而降的感覺。每幅的四個仙人與坐騎的位置一左一右,四個仙童也隨之變換,或前或後;兩幅仙人的坐騎除上方各一隻昂首外,其它六隻都是回頭;每個仙人與仙童的神態都互相呼應,生動有趣,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但見左右側這兩幅畫面上的鐵拐李蓬頭虬髯,頭戴金箍,一手拿著拐杖,一手高舉葫蘆;漢鐘離頭上梳著兩個大丫髻,袒胸露肚,乳房下垂,左手搖著一把芭蕉扇,右手托著一盤大壽桃;韓湘子吹著橫笛,悠閒自在;身穿官服的曹國舅手持陰陽板,喜氣洋洋;銀鬚飄拂的張果敲打著魚鼓,笑容可掬;呂洞賓頭戴華陽巾,背負寶劍,手拿一把扇子,風流瀟灑;藍采和一手執著如意,一手卻拿著竹竿挑著花籃,瞇著笑眼;何仙姑一身村姑打扮,手持荷花,臉露笑容,八個仙人形體結構的比例適宜,情態各異,形神兼備,性格鮮明,刻劃細膩,栩栩如生。分別跨坐著馬、羊、驢、麒麟、四不像、獅、象、鹿等,姿勢不一;人物的頭部或仰、側,或正、俯,無一相同;八個天真活潑的仙童或緊隨後面,或邁步向前,或手捧簡筒,或肩挑書篋……,既與八仙形成呼應,又起到陪襯的作用,情趣橫生。整體上巧用人物形象飄拂的衣衫和祥雲飄動作為連接,“飄”使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層次豐富,既不破“柴面”,又使繁雜的畫面有疏密得宜,玲瓏剔透之感,從而構成了一幅統一而有節奏的場面。

  這兩幅作品將傳統的通雕、浮雕、沉雕等多種技藝揉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物象施用不同技藝,對人物的神貌、身段、服飾、動作和坐騎形態的精雕細刻,凸顯了潮汕木雕多層鏤空的藝術特色。陳炎坤工藝美術師年近六十,他于1972年進汕頭市木雕廠隨名藝人周遇寶學藝,1983年就開始帶徒傳藝,培養了新一批木雕學徒,成為年輕的師傅。此後又到汕頭工藝美術學校進修,回廠後參與了為廣州東方賓館創作大型木雕《大觀園慶元宵》、《清明上河圖》。1999年自辦木雕經營部,繼續從事木雕藝術創作,為酒店、家居、祠堂,寺廟創制大量作品,一些作品近年在省民間工藝精品展上獲銀、銅獎。他用木格裝飾來襯托木雕作品,在傳統表現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備受各界人士的讚賞。

熱詞:

  • 神魔小説
  • 1983年
  • 吉祥紋樣
  • 刻劃
  • 神形
  • 作品
  • 仙人
  • 人物形象
  • 題材
  • 暗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