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現存中國最大古縣衙"廉"示後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5: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太原2月26日電(記者劉翔霄)“廉政”一直是世界各國頗為關注的話題,在中國保存完整的平遙古縣衙內,“清廉之風”數百年來穿越時空,今天仍為來到這裡的人們所津津樂道。

  位於世界文化遺産平遙古城內的縣衙署,規模居全國第一。據明成化《山西通志》記載,這座衙署初建於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佔地兩萬六千多平方米。

  “明清時期,平遙票號林立、商賈雲集,是中國最大的金融中心。金融信貸業的發展對政府的管理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也因此孕育了平遙影響深遠的廉政文化。” 平遙縣文化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董培良説。

  據考證,在清代平遙經濟昌盛的百餘年間,極少有官員因貪贓枉法而鋃鐺入獄。中國傳統文化中公正、廉潔的理念仍留存于縣衙內樓院廳堂之間,使其得以在歷史的時空中延續,今人仍可從中領略一二。

  邁進縣衙,迎面而來的是一副意味深長的楹聯:“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己”,下聯為“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

  進入縣衙內的大堂、二堂,又有兩副楹聯躍入眼簾:“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説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來到花廳中堂,楹聯上則寫著“魚因貪餌遭鉤係,鳥為銜蟲被網羈”。

  在縣衙內的糧廳、縣令內宅和主薄房中堂等多處建築物上,都可以看到類似強調官員道德自律的楹聯。它們或是言語直接,或是採用淺顯易懂的隱喻,來警示為政者須理解百姓、關心百姓,恪守公正廉潔。

  縣衙內廳堂的取名也頗有深意。比如“親民堂”“申明亭”“彰癉亭”等建築物名稱的設置都體現出“以德治人”的廉政之本。再者,當時縣級政權機構是直接接觸平民百姓的,便於接受監督。凡此種種,通過營造一種廉政的工作氛圍,培育官員內在的道德自律意識,注重廉潔、公道、正派的為官之道。

  數百年來,平遙古縣衙內各種功能的建築保存完整,其道德的標準、內容和境界雖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其間透露出的廉政智慧卻得以留存至今,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縣治、吏治文化的實物標本。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縣衙
  • 廉政文化
  • 楹聯
  • 大古
  • 申明亭
  • 中國傳統文化
  • 後人
  • 衙內
  • 古縣
  • 廳堂
  • 搜索更多縣衙 廉政文化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