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一次“無言”的邂逅(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8日 0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THE 84TH

  AWARDS

  文/LORENZO

  《藝術家》

  導演:邁克爾 哈扎納維希烏斯

  主演: 讓 杜雅爾丹、貝熱尼絲 貝喬、約翰 古德曼

  類型: 劇情/喜劇/愛情

  愛上《藝術家》,純屬一次“無言”的邂逅。我相信很多人在看這部電影前充滿了不屑和懷疑,在3D/IMAX視效都無法滿足觀眾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將如何抓住影迷的心?然而,我在大銀幕前看得流淚歡笑,連連鼓掌。我認為《藝術家》是一部純粹的銀幕電影,只有在影院裏看到這段光影,才能細品它的每一分美麗,才能深深地被這樣一個純粹的故事打動。

  它以“黑白”、“默片”作為噱頭,同時也要承擔票房失利的風險。它在法國本土票房未達預期,在歐洲其他國家也很難叩開影院的大門。而在美國,《藝術家》雖是目前奧斯卡的第一大熱門,但影片即使在近七百家影院擴大展映,票房卻仍低得匪夷所思。

  許多人把《藝術家》看做是一場默片的復興,或者是對默片進行一次禮讚,試圖還原默片時代的遺風。然而事實上,《藝術家》的初衷並不儘是如此。人們過分解讀了《藝術家》所應承載的藝術價值,卻忽視了它作為一部電影的娛樂價值。

  《藝術家》更多的是通過暗喻和明喻,對曾經的默片和有聲片的交接時代進行輕鬆地回顧和揶揄。從開場便設定的“説話”一詞的雙關運用,到後來情節交代有聲電影的興起,甚至是男主角想開槍自殺時卻聽到那滑稽的“砰”一聲,影片都在提醒觀眾:默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默片的藝術價值卻永遠存在著。正如男主角喬治 瓦倫丁(讓 杜雅爾丹飾)這位默片大明星一樣,歷經時間洗禮,才華依然不減。靈巧的構思再加上智慧的“對白(字幕)”,《藝術家》表現了“藝術並不存在過時”這一主題。

  若是研究《藝術家》是否百分之百還原了默片時代的精華,死摳技術的瑕疵,觀者恐怕也落入了電影裏那位大藝術家的境地:過分執著于那個年代,卻忽視了電影作為藝術載體的發展歷程。從曾經的黑白映畫,到現在的真人捕捉,電影仍舊是電影,仍舊是我們在銀幕前放下憂愁的時光機。

  與其説《藝術家》是對默片藝術的謳歌,不如説它是一場我們和默片的美麗重逢。它説的是愛情,是男主角喬治為女主角佩皮點上的一顆痣,是佩皮在車裏看到孤獨的喬治流下的一滴淚,是喬治在大火中死死抱著不松手的,那麼一段美麗的邂逅光影。

  (請作者與編輯部聯絡以領取稿費)

  鑒定報告

  情節與對白都十分巧妙,男女主角表演出彩。

  與其説它是向默片致敬,不如説是一次輕鬆的回顧和揶揄。

  LORENZO

熱詞:

  • 藝術家
  • 邂逅
  • 默片
  • 黑白
  • 有聲片
  • 默片時代
  • 票房
  • 銀幕
  • 愛情
  •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