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拆真文物建假古董的鬧劇何時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遭“保護性拆遷”僅僅一個月後,北京市就啟動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名城標誌性歷史建築恢復工程”,準備在北京外城西南角樓、永定門箭樓及甕城等6個地點按照原來的建築形制建起新的標誌性建築,恢復北京原有的“凸”字形城廓。這6處城樓、角樓標誌性建築在建國之後,因交通等方面的需要,均遭到了毀滅性的拆除。

  咋一初看,不得不佩服北京市的大氣做派,一齣手就是每年10億元,相當於其他省市對文物保護財政投資的總和。但讀完全文,又不經然想起林徽因的那番痛陳:“你們拆去的是有著800年曆史的真古董……將來,你們遲早會後悔,那個時候你們要蓋的就是假古董!”從中品味出隱藏在這“大氣”背後的現實荒誕與歷史悲愴。如果説北京市此番斥鉅資恢復6大城樓真有什麼意義的話,我想,那便是以“實際行動”應驗林徽因當年的讖語,至於什麼現實的、歷史的、文化的價值,恐怕是沒有的。

  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經過幾十年的“現代化”躍進,北京城市的格局、氣質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以致“有的舊址周邊目前已經建成了鐵路,距離舊址僅有幾十米之遙”。此時復建城樓——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安置”幾處磚木“假古董”,不僅瞅著突兀,而且破壞城市的整體建築和諧。更何況,在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500萬大關,首都變“首堵”的今天,中心城區大造城門會否影響交通同樣令人擔心。要知道,當年大部分城樓就是出於交通等方面的需要而被拆毀的,難道如今北京城的交通壓力反不及當初?

  最重要的是,按照文物法的要求,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所以,即便循舊制重建,依文物專家謝辰生的看法,恢復的也只是標誌,不是文物。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北京市斥鉅資重建6座“假城樓”,都不啻為一場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畢竟,目前全市尚有為數眾多頻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破敗將傾的古建築“嗷嗷待哺”,保不成北京已經“不差錢”到可以兩面兼顧?

  正如“大學非大樓也,大師也”的口號澆不滅高校的土建熱情,林徽因的讖語同樣喚不醒政府真正的文保意識,甚至連自己的舊宅都被他人以“保護”之名強拆了。緣何?説到底還是因為重建轟轟烈烈,保護默默無聞。總之,如果這種扭曲的文保政績觀得不到不改變,邊拆真文物、邊建假古董的鬧劇就不會落幕。不信你等著,説不定再過若干年,現在被“保護性拆遷”的梁林故居也會被“紀念性重建”。

  稿源:荊楚網

  作者:王垚烽

熱詞:

  • 古董
  • 城樓
  • 林徽因
  • 文物保護
  • 文物專家
  • 大氣
  • 政績工程
  • 安置
  • 角樓
  • 拆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