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張撇村,淳樸村風代代傳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寧夏網-寧夏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西吉縣,震湖鄉張撇村很有名氣。這個有著300多戶人家的偏遠小山村,因為沿襲了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傳統美德,在十里八鄉成為“仁義”二字的代名詞。

  2月17日,記者來到張撇村。

  遠遠望去,大山深處的張撇村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幅水墨畫。“我們村好人好事一籮筐,因為老一輩總是教年輕人要學好!”聽説記者來問好人好事,村支書魏繼宗笑著將記者領進了村民張凡銳的家。

  張凡銳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顯得比同齡人老,皴裂的雙手握在一起,笑意盎然。張凡銳20歲嫁入婆家,婆婆去世早,夫家有爺爺、公公,還有兩位殘疾叔叔和一位啞巴哥哥,她自此成了這個大家庭的頂梁柱。偶爾家裏買點肉或雞蛋,張凡銳總是先給老人吃,哪怕是自己懷孕時,都沒吃過一口雞蛋。28年過去了,張凡銳每天生活的重心,依然是照顧70多歲的公公和57歲的啞巴哥哥。“這麼累,沒想過分家嗎?”記者問。“咋分呢?我哥又沒成家。”張凡銳笑著答。在張凡銳的影響下,張撇村的女兒、媳婦,都爭著搶著孝敬老人。“誰家媳婦跟公公婆婆鬧矛盾,大家就讓她看看張凡銳,一比較,就臉紅了。”魏繼宗介紹。

  60歲的王智仁是一位熱心的退休幹部。這些年,村裏辦大大小小的事,總能見到他的身影。張撇村小學學生多、課桌不夠,一些孩子只好站著聽課。王智仁知道後,和村上兩個富裕戶一起拿出3000元錢,為學校購置了40套桌凳。村裏修路缺錢,又是他第一個拿出錢。“村上大半人都得到過他的幫助。”魏繼宗告訴記者。“你做這些事情時是怎麼想的?”記者好奇。“我是拿工資的人,相比農民好一點。我就想著,我過好了,讓大家都過得好一點。”王智仁撓撓頭,笑呵呵地説。

  老一輩人的仁義精神,如同接力棒,傳到了張撇村年輕人的手裏。村裏打架鬥毆、偷雞摸狗的事極少,誰家有事需要出力,年輕人都會一起搭把手。去年,71歲的張怕牛病在床上起不來,家裏只有兩個年幼的孫子。村裏幾個年輕人連夜將張怕牛抬到縣醫院,湊錢給他治病。在固原師專上大學的魏峰,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把錢留下來給80多歲的奶奶治病,自上學第一天起就開始了打工生涯……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良好的村風也讓張撇村收益良多:村民間互幫互助,使村裏困難戶逐年減少;良好的德行讓張撇村人外出打工很吃香,村人均收入有4000多元。

熱詞:

  • 張撇村
  • 張凡銳
  • 課桌
  • 西吉縣
  • 水墨畫
  • 上善若水
  • 牛病
  • 固原師專
  • 自己懷孕
  • 小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