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圖文:大戰略決定國家的命運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湖北日報訊 郭曲波

  研究大國的崛起,無疑是一門顯學。而有關中國的崛起,已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戰略課題之一。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説過:“中國的崛起,將是21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歷史事件。”當未來難以看清楚時,回頭去看歷史,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審視自身處境,哪怕是研究別人的歷史。從這個角度來講,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值得嚴肅歷史與外交政治愛好者一讀。

  研究近代歐洲的戰略,其實是要搞明白英、法、德、俄、奧匈這幾個老大帝國之間的權力博弈。從拿破侖時代以來,歐洲外交一直離不開“均勢”兩個字。所謂“均勢”,在皮特、梅特涅、塔列朗、帕麥斯頓這些頂級戰略家看來,外交第一要務始終就是如何在歐陸取得霸權以及防止出現一個超級強權。

  1871年1月18日,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凡爾賽宮宣告成立,俾斯麥通過普奧、普法戰爭,把原本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各邦國,從歐洲的老戰場變成了歐洲的新主人。俾斯麥戰略的精義在於把握“均勢”,為實現德國國家利益,與英、法、俄、奧匈分別構建各種複雜的聯盟互相制約,並善於等待時機果斷出手和善於自我節制稱霸慾望。這使得俾斯麥能夠充分利用各大國之間的矛盾,最充分的為德國崛起贏得戰略機遇,並免遭英、法、俄聯手之禍。

  極具歷史諷刺意味的是,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後迫不及待地把俾斯麥趕下了臺。威廉接手的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民族主義高漲、充斥著“能幹的”政治、軍事庸人的德國,這位皇帝本人是歷史上最典型的志大才疏之徒。構成威廉德國大戰略最核心的兩個關鍵詞是:“建設強大海軍”和“爭奪殖民地”。德國陸軍歷來天下無敵,對其國家安全的傳統威脅也長期來自陸上,但威廉追求制海權的野心,對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霸權構成正面威脅,兩國逐漸勢不兩立;到20世紀初,亞非拉殖民地差不多被英、法、西等國分光了,後起德國對海外殖民特別是對非洲的大胃口,與法國利益水火不容;在歐洲本土,威廉同孱弱的奧匈帝國簽下同盟條約,但奧匈在巴爾幹半島遭到西進的俄羅斯不斷打壓,德國被迫與俄羅斯交惡只是時間問題。

  地處歐陸中心的德國,悲劇一直來自於其不利的地緣環境。分裂時期的德意志,需要承受四方壓力,是大國爭奪歐洲霸權、兵戈相見的戰場;統一後的德意志,成了向四週投放力量的新權力中心,但是德國發現自己很快陷入奇怪的“安全悖論”:自己越強大、其它大國越警惕,自己相反越不安全。如果能通俗的來概括俾斯麥與威廉二世的區別,那就是俾斯麥能用勇敢而審慎的戰略領導德國走向強大,這位外交大師更多的是理智選擇國家利益的輕重緩急,哪怕需要忍耐;威廉二世用懦弱而草率的戰略帶領德國走向失敗,這位皇帝似乎很屈從激進的民意,寧願做很多莽撞的無謂冒險。

熱詞:

  • 均勢
  • 塔列朗
  • 普奧
  • 帕麥斯頓
  • 戰略機遇
  • 外交
  • 俾斯麥
  • 大戰略
  • 中國的崛起
  • 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