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災區重建與雷鋒精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7日 01: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汶川地震四川災區災後重建勝利完成,讀罷這一消息,讓人倍感欣慰。曾經的廢墟,已是迸發著生機的熱土。曾經的傷痛,已化作崛起的動力。

  四川災後重建僅用了3年多時間,就高標準地完成了各項任務。放眼世界,這個速度也不多見,堪稱全球災後重建的一個標本。解讀這個標本,至少有兩重內涵可以挖掘。其一,綜合國力日益強大,為重建提供了穩固的物質支撐。其二,民族“軟實力”的支撐,是重建工作又好又快完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綜合國力一般是指硬實力,屬於物質範疇,有一項項具體的數字可以佐證,就不多談了,而災後重建所折射出的“軟實力”則尤為值得稱道。這個“軟實力”是什麼?其中一點,就是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友愛、互助精神。

  這種民族精神,在地震發生後就得到了充分的彰顯。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不知疲倦地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素不相識的人們,無論老幼,亦無論貧富,紛紛走向捐款箱,一條條愛的小溪,最終匯集成了愛的海洋。災後重建工作一開始,中央就確立了“對口支援”的政策。來自各對口支援省份的建設大軍,夜以繼日地忙碌著,把災區建設得比自己的家鄉還要美。目睹這些場景,一些外國媒體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中國式幫扶力量驚人!

  這種“中國式幫扶”,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反映,又是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的發揚。正因為有了這種獨具特色的幫扶,曾經滿目瘡痍的災區,在較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災區群眾生活水平也超過了災前。他們穿越了苦難,迎來了新的希望。

  説到這兒,突然想起3月5日快到了,這天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為學雷鋒日,今年又恰逢雷鋒同志犧牲50週年,弘揚雷鋒精神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一些人還提出疑問,雷鋒精神是否過時,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回顧四川災後重建,這既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亦是一曲感人至深的愛心樂章。那一個個不吝愛心奉獻的“活雷鋒”,用愛心撫慰災區群眾受傷的心靈,用雙手為他們撐起了一片艷陽天。一些媒體因此把2008年稱為中國志願者元年。

  從這個角度來説,雷鋒精神在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以及災後重建中,得到了延續、昇華,融入了新的時代因素。這種精神上的“軟實力”,是我們在前進征途中,攻堅克難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來源:解放軍報)

熱詞:

  • 軟實力
  • 重建
  • 災區群眾
  • 雷鋒精神
  • 精神財富
  • 這種
  • 汶川
  • 綜合國力
  • 小溪
  •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