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上接第一版)城市和有條件的農村義務學校招生工作要在教育部門設定的招生網上進行,禁止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禁止要求家長到學校或指定單位繳納各種名目的擇校費行為。
規範特長生招生,制止通過招收特長生方式收費的行為。除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可招收體育和藝術特長生的學校以外,義務教育學校一律不得以特長生的名義招收學生。堅決禁止學校以招收特長生的名義收取任何費用。
嚴禁收取與入學挂鉤的捐資助學款。規範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行為,收取捐贈款時必須依法為其出具憑證。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違規收取與入學升學挂鉤的各種費用,一經查實,要堅決予以清退,無法清退的要收繳國庫,對相關責任人要嚴肅問責。
制止公辦學校以民辦名義招生和收費的行為。禁止公辦學校以與民辦學校聯合辦學或舉辦民辦校中校等方式,按照民辦學校的收費政策,向學生收費。凡未做到“四獨立”的義務教育改制學校和未取得民辦學校資格的學校一律執行當地同類公辦學校收費政策。
加強招生信息和學籍管理。堅持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則,向社會公開學校性質、辦學規模、經費來源、招生計劃、招生條件、招生範圍、招生時間、錄取辦法,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招生結果要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要進一步完善學籍管理辦法,積極推行中小學學籍管理電子化。建立學生信息庫,特別要加強招生指定區域外轉入學生的學籍管理,接受檢查與監督。
加大查處力度。加強對治理擇校亂收費措施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於違規收費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嚴肅追究校長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要暢通監督渠道,設立舉報電話、信箱,接受群眾監督,做到有訴必查,有錯必糾。對設立“小金庫”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對重點城市部分學校的整個招生過程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同時,吸收媒體參與監督,對典型案件及時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