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劉汝惠:從“左調姐”變身即興歌王(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6日 0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昆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汝惠在表演昆明小調。

  人 物

  “昆明是個好地方,一年四季美如畫……”在官渡古鎮大舞臺上,音樂藝人劉汝惠即興演唱了昆明小調,剛才還躍躍欲試的對歌者們立刻鴉雀無聲。作為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劉汝惠希望通過自費出專輯、辦學習班,將昆明這項傳統文化傳續給後人。

  即興的表演,隨意的唱詞,澆灌上發自心底的快樂,這就是劉汝惠這麼多年來所過的日子簡單而平實。

  “左聲道”變為小調女歌王

  “小時候鄰居們都不喜歡我唱歌,大家説我的聲音太左,聽著就是一種煎熬。”劉汝惠説,她從小在大理生活,雖然是漢族,但是卻對白族的調曲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惜當初唱歌老左調,用時下流行語解讀就是“左調女”。但憑著對音樂的熱愛,劉汝惠開始了刻苦地練習。每天一早她就要去洱海邊練嗓,京劇、民歌,她都嘗試。起初練嗓讓劉汝惠的嗓子十分幹澀,但是為了音樂的夢想,她依然堅持著。通過不懈的努力,劉汝惠終於練就了一副好嗓子。每天,劉汝惠都會去演出,大家茶余飯後去聽她的演唱成為了一種常態。

  “當時多以表演普通小調為主,真正接觸昆明小調還是在退休之後。”劉汝惠説,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從單位退休。閒暇之餘便到五華區文化館和其他文藝愛好者一起學習表演。“當聽到昆明小調後,我簡直快要瘋了,這麼美妙的旋律,我發誓一定要將它學會。”由於有了之前唱曲調的基礎,劉汝惠很快就掌握了昆明小調的唱法,但是她發現這些歌詞都十分老套,所以決定通過改良,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喜歡上這個傳統的曲調。

  昆明小調在上世紀50年代很盛行,從文化宮樹下、翠湖竹林島上、篆塘碼頭邊、雲瑞公園濃陰裏、文廟涼亭中到老街八面風茶樓。

  劉汝惠保留了當時這些傳統曲調,卻添加了許多當下老百姓十分關心的歌詞。“政府&&來致富,春城昆明更美好……”這些歌頌美好生活的詞,配上傳統優美的曲調,每次表演都能吸引很多觀眾前來觀看。

  永遠只做群眾藝人

  “雖然昆明小調已經瀕臨消亡,需要大力宣傳,但是那些淫詞濫調的演出我根本不會去表演。”劉汝惠説,昆明小調是民間藝術,要讓老百姓喜歡必須深入民間采風。

  每到週末,劉汝惠和老伴就會背上一天的乾糧到外地采風,他們每到一處便去了解當地的藝術文化,並虛心向當地藝人請教,劉汝惠在采風表演時,她的老伴便成了一個忠實的記錄者。

  “這些DV、相冊都是我老伴拍攝的。”為了支持劉汝惠的演出,她的老伴不僅自學了電腦,而且還買了一套錄音設備,幫助劉汝惠錄音。有了老伴的支持,劉汝惠四處表演宣傳昆明小調。“我已經收集了70多種曲調,甚至連瀕臨失傳的《後所調》我也掌握了。”

  雖然昆明小調演出依然很受觀眾的喜愛,但是演員卻是越來越少。劉汝惠説,由於昆明小調裏有許多“呀、咦”等唱詞,很多人都表示唱昆明小調就像在練繞口令,很難學。但是昆明小調裏的《剁板調》有大量説唱部分,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希望借此能吸到越來越多的人掌握這門傳統藝術。

  記者高建欣攝影報道

熱詞:

  • 劉汝惠
  • 小調
  • 左聲道
  • 歌王
  • 曲調
  • 變身
  • 口味
  • 藝人
  • 演出
  • 後所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