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校正情感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傾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22: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豐子義

  當前社會處在結構轉型期,人們的需求結構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需要澄清對幸福的認知,避免認識的誤區,引導人民正確看待幸福問題。我認為從文化價值觀角度出發,目前在社會上和學界,對幸福問題的討論主要有兩種傾向,一個是情感主義的傾向,一個是功利主義的傾向。

  情感主義傾向的主要表現是從心理學意義上談論幸福,把幸福、快樂看作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或者心理體驗。這有一定合理性,確實反映了一部分現實,但是這樣下去往往陷入相對主義,一個人一個理解,導致討論幸福沒什麼意義,沒有什麼確定性。

  另外一種就是功利主義的傾向,把功利需要的滿足放在首位,幸福不幸福主要是看物質財富的滿足程度。按照功利主義的路子走下去也帶來一個困擾──沒有財富不幸福,有了財富卻感覺幸福指數下降了。

  我感覺採用上面兩種路子都有問題,各有缺陷,情感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兩種傾向需要校正。

  首先來看情感主義,這條路固然顯得超脫,但是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極端。人不可能在純粹的觀念中生活,幸福、快樂總是在需要、慾望滿足中實現,這就涉及到對財富的佔有,對利益的追求。如果把情感、精神同利益、財富對立起來,是不利於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而且這種趨嚮往往會導致對功利的追求和市場經濟的牽制,甚至是批判。

  現在社會上仇富、仇官心理,全民的浮躁、焦慮心態,就是過分強調主觀情感的體現。社會情緒被引發出來,抨擊市場經濟,抨擊經濟發展,這樣的傾向並不是明智之舉。應該講市場經濟無論如何還是一大社會進步,它的意義和影響僅僅是初露端倪,我們不能因為目前社會轉型中或者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某些弊端,就否定市場經濟的作用,否定經濟發展。

  再看功利主義,把幸福僅僅看作是財富與收入的增長肯定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同,就算經濟學也不完全持這樣的看法。經濟學這些年也興起一門新的學科叫幸福經濟學,從幸福的角度考察經濟學問題,或者把幸福納入到經濟學之中。我們要在肯定功利追求的前提下,並且在功利追求的基礎上提升超功利的境界,使幸福富有更多的價值因素和人文內涵。這是一個總的方向和原則。按照這個方向和原則,在對待幸福問題上超功利並不是脫離紅塵,而是有功利追求的,它的真實意義和使命就是實現從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昇華,使人們的價值追求更為理性,更符合人類全面發展的目標。

  精神情感、價值文化要真正富有感染力就不能脫離市場經濟,不能脫離現代社會發展的大潮。就此而言,情感主義和功利主義兩種傾向並不對立,它們可以通過克服自身的局限結合在一起,實現有機融合。

熱詞:

  • 情感主義
  • 功利主義
  • 經濟學
  • 超功利
  • 紅塵
  • 相對主義
  • 學科
  • 幸福指數
  • 價值追求
  • 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