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評論: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5日 0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正義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林書豪,我們合體吧!”如此豪言壯語,比之“我想為你生孩子”又更上一層樓。究竟是誰這麼大言不慚?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關鍵是,林書豪何許人也?能攪動少女發出凡此種種癡心囈語?

  兩周來,全球各大報刊都在鋪天蓋地報道著一位華裔少年。林書豪,從名不見經傳的板凳球員一夜之間爆發美職籃NBA賽場,率領紐約尼克斯隊9勝1負,三分絕殺猛龍,完勝衛冕冠軍小牛,連美國兩任總統克林頓、奧巴馬都盛讚其偉大。人們在嘆服其球技的同時,更艷羨其頭戴哈佛高才生的光環,“瘋狂小子”成功背後的家庭教育自然也成為眾人關注的對象。

  有人説,林書豪的瘋狂源於“虎媽”馴服的結果。難道這小子真是“兩天一頓罵,早日進清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中國“虎媽狼爸”式教育的産物?我們來聽聽“林瘋狂”自己是怎麼説的:“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媽媽的一些朋友會告訴她説,讓我打籃球是浪費時間。她受到批評,但是還讓我打,因為她看到我打籃球時很快樂,她希望我快樂,所以支持我所做的事情。”而林爸這些年則給了兒子“面對不公際遇,教會他內心堅強;以退為進,教會他適應環境”的寬大臂膀。

  事實已經一目了然,“虎媽戰歌”並不存在,平等對話、理解、鼓勵與支持才是林書豪馳騁人生競技場的車輪。而這,正是中國式教育所缺少的。

  龍年春節回了趟老家,眼觀幾位親朋教育孩子的方式,令人擔憂。孩子哭鬧,百般哄逗,再哭鬧,不問緣由,非打即罵;孩子為各種補習班所累,面露抵觸情緒,家長指著路邊乞討者呵斥孩子:“再不學習將來就成那樣!”

  魯迅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曾提出,“對孩子,第一便是理解”,實際上,我們成人理解孩子嗎?通過我這幾個親戚,便可窺一斑。我們能身體力行地與孩子們作平等的交流嗎?這恐怕是當今中國成人世界所面臨的大問題。當然,也不能一味責怪家長的不是,望子成龍心切的背後,是因為還有一個“如狼似虎”的教育環境,“槍口”在抵著每一位家長的心窩,在“不能輸在起跑線”的風氣鼓噪下,眾多的孩子在慘烈的擇校競爭、沉重的書包負擔、孱弱的身體素質面前倒下。我甚至想説,隨手發微博解救被拐兒童,包括所有被應試教育綁架的兒童也一起救了吧!

  “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後中國的情形。”幾十年後,重讀魯迅的兒童觀,仍然震撼人心。魯迅強調對孩子“決不能同一模式,無理嵌定”,“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類中的人,因為即我,所以更應該儘教育的義務,教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所以也應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的兒子周海嬰回憶:“父親對我的教育,就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我打擊,甚或不願拂逆我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

  “尊個性而張精神”的“立人”之道,讓兒童在成人手中免遭各種“道具化”的折磨,魯迅先生一直秉持的兒童觀,值得家長們細細品味。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撰文説,一提到亞裔孩子,人們立刻會想到“安靜、學習好,特別是數學好”,聽著怎麼都像對中式教育的暗諷,還是魯迅先生表述得更直白:“中國一般的趨勢,只在向馴良之類。對於那些‘唯唯諾諾’的小孩,父母會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今日之中國教育是否在遭遇這樣的問題,我們只需靜靜觀察周圍的孩子,便知曉了。

  

熱詞:

  • 瘋癲
  • 衛冕冠軍
  • 家長
  • NBA賽場
  • 板凳球員
  • 槍口
  • 立人
  • 華盛頓郵報
  • 魯迅
  • 我們怎樣做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