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技發明“癡”人 走上最高殿堂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0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4日,一位連初中都沒畢業的“泥腿子”發明家,走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領獎臺──64歲的武進農民企業家沈福昌研發的“免助燃有機化工廢渣焚燒處理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靠着百折不撓的鑽勁和不斷實踐,沈福昌獲得國家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並通過PCT國際專利組織申請到2項美國專利。

  説起自己的獲獎項目,沈福昌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開了一家化工廠,專門收購石化企業廢料進行提煉。“當時社會的環保意識還比較薄弱,只要有塊空地,就可以傾倒工業廢渣。但這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賺錢不能坑害鄉親。”本着這一良心賬,沈福昌把所有提煉後的工業廢渣堆在廠裏,打算攢到一定量後再燒掉。收購一車廢料能賺1萬多元,1993年後沈福昌在常州和南京分別開了兩家廠。錢越賺越多,廠內堆積的廢渣也達到了幾千噸。沈福昌有些急了,拎着包跑遍了南京各大高校,希望找到處理廢渣的辦法。專家教授們看了樣品材料後告訴沈福昌,目前只有美國和德國兩家公司生産的焚燒爐可以處理這種廢渣,但成本太高,一台10噸的焚燒爐需要3000多萬元,算下來每處理1噸廢渣需要5000多元。

  “既然老外能找到辦法,我就自己下狠心研究。”沈福昌萌生了自主研發焚燒爐的想法。最初的研發團隊是“草臺班子”,成員是8名農村瓦工和電焊工。從1993年到1999年,沈福昌絞盡腦汁自製了幾十套土爐子,均以失敗告終,最後全當廢鐵賣掉。這段時間,老沈朝思暮想的除了爐子,還是爐子,妻子嗔怪他簡直成了“癡鬼”。1999年夏天,躺在床上還在苦思冥想的沈福昌靈機一動:為什麼不用拋灑法試試?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立即讓工人們準備100公斤廢渣,一試,果然有效,6年來無法解決的投料問題一下子解決了。靈感迸發瞬間的驚喜讓沈福昌至今記憶猶新。

  隨即,沈福昌遇到第二個難關:爐內溫度最高只到600多度,而這種廢渣必須1000度以上才可充分燃燒,否則會産生大量二惡英。沈福昌請同濟大學專家幫忙設計可達高溫的爐子,在此基礎上大膽改進,把一個關鍵地方的直線改成曲線,不僅爐內溫度可達1000度,而且溫控性能更好了。2000年5月,省環保廳撥款10萬元支持沈福昌製造焚燒爐,最終鍛造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金爐子”。

  一些化工企業聞訊紛紛把廢渣送到沈福昌這裡。“以前焚燒1噸廢渣要3000多元,我們現在處理1噸平均不超過800元,而且可以100%焚燒,熱能還能二次利用。”目前,這一技術已在常州、南京、泰興、揚州及安徽黃山等多個危險廢物處理項目中成功應用,為揚子石化、美國塞拉裏斯等幾十家中外石化企業處理各類化工廢渣50余萬噸。如今,沈福昌還與同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常州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産學研合作關係,建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在武進區橫林鎮一棟田埂深處的實驗小樓前,沈福昌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最新發明:“這是我們近期研發的新型消防技術──負壓引煙防火樓宇結構,一旦發生火災,採用這種設計的樓宇可以利用高層建築內部的天然煙囪效應形成有效負壓,從而控制高溫煙氣的流動方向,有效控制火災蔓延,保障建築內人員安全。”目前,該技術已申報美國和歐洲10國專利。沈福昌身上勃發的創新激情絲毫不見消退。

  本報記者 蔡 煒

熱詞:

  • 沈福昌
  • 化工廢渣
  • 科技發明
  • 發明專利
  • 科技大學
  • 殿堂
  • 草臺班子
  • 焚燒爐
  • 高校
  • 工業廢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