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宏觀政策博弈樓市應疏堵有別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0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日召開的會議上指出,今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進一步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仿佛是呼應,央行宣佈從24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從最高層聲音到貨幣政策,冰封許久的經濟格局出現些許裂痕,而其中尤以樓市對政策變化最為敏感。尤其近日,各媒體都對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2年1月房價數據津津樂道,這個招致非議最多的行業,依然具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能量。有各種判斷此起彼伏,有的認為這是房價正式下行的開始,有的認為這是房價企穩回升的前兆。

  其實在宏觀層面,房價數據的意義,遠不如前二者重要。對拋物線和拐點概念稍有數學意義上的了解,就會明白,只要中央決心調控,這種停漲就是一個必然。至於之後是平行還是下行,則取決於接續的政策。但可以斷言,之於樓市,全民要抄的那個底並不存在。

  目前樓市被行政性限購所管制。十幾年的發展,樓市已然演化為一個聚集各種資本的投機場,銀行、外資、民資、國資紛至沓來,行業非理性增長的同時,更累積了諸多社會風險、金融風險和民生風險,以行政指令代替金融、稅收政策實屬無奈。對於發燒的樓市,限購僅為一時之需,長久且有效的手段依然是金融和稅收政策的疊加使用。因沉疴久蓄,故緊急剎車,但一役難畢其功,政府在謹慎地權衡下一步的政策力度。

  央行降低存準率及政治局會議精神並非針對房地産,但無論從資金還是公眾心理角度,必然會影響房地産,因為房地産的膨脹與實體經濟間存在著結構性關聯。實體産業空心化的原因之一是,民企經營環境的惡化,企業經營環境因為權力尋租的存在,致使企業的額外社會成本增加。在經濟鏈條中,金融和房地産處於鏈條上遊,可以從根本上切分最大的資本收益,結果就是製造業資金紛紛流向金融和房地産。

  而樓市停擺,不僅影響直接相關的上下游産業,還有地方財政,最主要的是它沉澱了巨量資金,影響整體經濟格局的發展潛力。所以此輪貨幣寬鬆雖非針對樓市,但樓市調控政策無疑應該有進一步的細化舉措。其中最關鍵的是如何在嚴控投機的同時,釋放合理需求,以使整個行業不出現大的動蕩。房地産領域去泡沫化,應該是個緩釋過程,革命式的疾風驟雨只會讓社會共嘗經濟崩潰的苦果。所以財政政策才有“積極”和“穩健”兩個定語,就目前經濟局勢而言,房價大跌絕非百姓之福,日本樓市即殷鑒不遠。

  比如對初次置業者,應利用利率優惠、稅收優惠降低其置業門檻。我們沒有理由讓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用他們的未來為貪婪的資本分擔投機成本。剛性需求大量入市,一則緩解開發商緊繃的資金鏈;二則避免樓市徹底淪陷;三則逼迫開發商開發市場實際需求的産品。而對投機型購買則嚴格限制,比如房産持有環節的稅收政策,流轉環節的高稅率,貸款差別利率等。長此以往,房地産才可能會告別全民投資時代,也才會逐步回歸到理性的常規狀態。

熱詞:

  • 樓市
  • 房地産
  • 宏觀層面
  • 房價
  • 宏觀政策
  • 疏堵
  • 央行
  • 貨幣政策
  • 開發商
  •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