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電影界需要新的雄心和夢想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1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美18日達成協定,中國每年將增加進口14部美國大片,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從13%提高到25%。這必將對中國國産電影形成新的衝擊。但這是全球化時代中國電影繞不過去的考驗。

  從1994年中國首次引進美國“分賬大片”以來,中國引進的好萊塢大片從每年10部增至中國入世後的每年20部,現在再增至每年34部。曾有過巨大的擔心,認為中國脆弱的民族電影工業將被好萊塢電影剿滅。但事實是,中國電影在走強。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少數導演的作品已經能同好萊塢大片抗衡。

  背水一戰激發的力量,與受保護條件下的自娛自樂完全不同。中國電影市場的對外開放走在了其他文化産業的前面,中國電影這些年的進步相對較快,顯然與此有關。

  但中國電影的整體低水平仍顯而易見。無論是《碟中諜4》,還是早前的《盜夢空間》,中國人都還拍不出來。《功夫熊貓》中國人大概也拍不出來。

  中國電影基本還停留在現實主義風格的層面上。它們講述的故事仍比較簡單,表達的情緒不夠複雜,沒有反映出當下人們亦真亦幻的感情世界和緊迫、多維的危機感。

  中國電影團隊的整體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對科學的了解以及跨學科整理能力似乎不足,想象力匱乏,重微觀操作,忽略宏觀把握。一些著名電影人很像是在吃老本,缺少探索創新的衝動。中國的一些新銳導演喜歡在闖中國國內的“禁區”方面琢磨,而在駕馭世界電影潮流方面乏善可陳。

  常有人抱怨國內的“政治限制”是電影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其實中國各領域的“政治空間”都有很大彈性,需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開拓。應避免或者“闖線”,或者放棄探索,這樣的態度過於簡單。應當在國家政治生活和藝術生活之間不斷尋找新平衡點。

  大量資金在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它們足以支撐起各種想象力的發揮。或許中國電影製作團隊需要吸納一些跨界的精英加入,用中國改革開放積累的豐富力量,共同實現優秀電影製作的突破。

  儘管有上述各種問題,中國電影仍是最有希望“走出去”的文化産業。幾代電影人支撐了這個開放度越來越高的市場,也給未來探索打下了不錯的底子。

  中國電影界現在需要新的雄心和勇氣。中國電影市場在世界上增長最快,它應當帶來比“錢”更多的東西,催生中國人自己拍的世界級商業電影。

  中國崛起在墊高各種“中國製造”的市場起點,中國故事的吸引力在上升,中國電影生産的各種軟硬體環境在改善,中國電影異軍突起雖然將困難重重,但並非不可想象。

  拍出能在國內票房大進口電影數倍的國産電影,並能在國際上廣泛吸引觀眾,千萬別被這個看上去遙遠的目標嚇倒。中國的電影觀眾都願意有這一天,中國的發展在源源不斷提供實現它的新資源,哪個導演立這個志,並且杠桿找得準,就能撬動這個光榮的未來。

  電影創新首先是電影界的事,但全社會都是潛在參與者。中國需要有眼界、有智慧,能夠盤活並駕馭各種可能性的電影人。

  (來源:新華網)

熱詞:

  • 中國電影
  • 電影界
  • 中國的發展
  • 中國故事
  • 禁區
  • 分賬大片
  • 中國改革開放
  • 功夫熊貓
  • 碟中諜4
  • 盜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