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維也納中文教育中心:為了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承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06: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維也納中文教育中心”已成為我們城市、我們教育體系和我們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成就遠遠超越了單純的語言傳承。向孩子和青年人傳承中國語言與文化,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維也納市長豪伊普爾博士2006年在維也納中文教育中心成立10週年之際對其的評價。隨著歐洲華文媒體、奧地利媒體的報道,這所中文學校的創辦者和主要管理者趙國剛、趙靜夫婦也成為當地華人圈裏家喻戶曉的人物。

  據介紹,“維也納中文教育中心”現有40個班,800名學生,30多位老師。除教授中文外,還為學生們開設了音樂、舞蹈、繪畫、武術、象棋等興趣班。另外還有德語、英語、太極、知識講座等針對學生家長的學習班。學校屬於非贏利性機構,向學生收費是為了支付校捨得租金、教學器材和老師的工資。因為中文學校只在週末開課,老師的薪酬按課時計算,不上課不取酬。

  趙博士説,辦學之初的最大困難是生源。對華人後裔而言,中文雖然重要,但對其升學、就業都沒有太大幫助,也不是其必修課。對學生和家長而言,學中文是課外給他們增加負擔。為了動員華人家長將子女送到中文學校上課,趙博士每天下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往中餐館跑,動員那裏的華人送孩子來學中文。他忘不了站在寒風中迎候學生時心裏的那種焦急。那時,他們家的老二才兩歲,趙靜要上課,他要照顧送學生來上課的家長,老二常常睡在汽車裏。辦學初衷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結果卻沒時間去關心自己的孩子。

  曾多年擔任校長的趙博士説,學校能得到迅速發展,師資是關鍵。國外學生與國內學生不一樣,他們沒有必須學習中文的壓力。因此,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一旦學生産生畏難情緒,就很可能退學。此外,中文學校的學生不是按年齡分班,而是按中文水平分班。同一個班的孩子年齡有差距,興趣不一樣。這就需要任課老師能因人施教、差異施教。對高年級的學生,如果只講字、詞、句等語法,就可能挫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將上述語法融入中國歷史文化、人文地理,並歸納出相關語法和修辭規律,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掌握字、詞、句的正確運用。鋻於老師的年齡、閱歷差異較大,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相互聽課、觀摩、交流就顯得十分重要。現任校長趙靜表示,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不僅要傾聽學生家長的訴求,還要與學校老師成為知交,在他們遇到困惑時,能及時向你傾訴,與你交流。

  談及學校的未來發展,趙博士表示,為了華人的長遠利益,中文學校的教育要注重與當地主流教育的接軌,要鼓勵學生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培養他們融入主流社會的能力,使他們成為融貫中西文化、視野開闊、德才兼備的開放型人才。(方祥生)

熱詞:

  • 教育中心
  • 維也納
  • 教育體系
  • 老師
  • 上課
  • 語法
  • 家長
  • 中華文化
  • 分班
  •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