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龍應臺如何告別香港?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1日 1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馬家輝,香港知名學者

  狂城亂馬

  2月初出版了《對照記@1963》一書, 先到台北國際書展打書,立馬轉到北京再打,海峽兩岸跑不停。打完書, 回到香港,接到龍應臺的電郵,表示“很快便要回台灣報到了,怕,請給我祝福。”當然當然,朋友和後輩們想必都會給她祝福,既是為了她,亦是為了海峽兩岸,唯望她能憑藉這幾年所建立的“兩岸文化能量”令海峽兩岸交流得更為密切順利。

  祝福,不僅是口頭的,更是行動的。香港大學柏立基學院于龍應臺返臺前兩天,舉行了一場情深意切的歡送會,邀請20位朋友前來跟龍女士或握手或擁抱或祝酒,氣氛于溫馨之中混合了傷感和興奮。傷感,因為龍老師要離港了,告別香港,總有離情;興奮,是期待她在台灣的“文化大業”能夠順利開展,造福海峽兩岸。

  歡送會的時間不長,晚上7時14分開始,8時結束。前來的朋友在進門時都收到一個金色的信封,不是請柬,那太客套了,而是一張薄薄的信箋,上面有著龍應臺的書法字跡,封封相同,但封封都是龍應臺親筆手寫,並非複印。在信箋上,龍應臺這樣説:“寫作室在柏立基學院,開門見山,推窗是海。山那邊,有杜娟啼叫,雨打棕櫚;海那邊,有麻鷹迴旋,松鼠奔竄。我對香港,充滿感恩。”

  這段話其實摘自她一本書的序言,當時讀了,感覺不大,如今告別在眼前,讀來特別有味道,尤其經龍應臺親筆題寫,便不僅有味道而更有“價值”和“價格”──我到底是現實的香港人,當夜回家對妻子説的第一句話便是,我拿了龍應臺的手稿,不如放到孔夫子網拍賣,撈些鈔票,如何?

  除了把手稿送給朋友,龍應臺還送了7分鐘的動人演説,以及,邊説邊流出來的眼淚。她説,這幾天忙著收拾行李,她向來物欲觀念不強,所以沒有太多東西要帶走,幾乎只有書,以及幾件小首飾,那是她的老母親于老人症發作前送給她的,母親曾説:“我希望在我不認得你以前,把這些親手交給你。”未幾,母親完全失憶,果然不記得她了。話語到此,龍應臺哽咽了。

  要走了,龍應臺,從香港回去台灣,重出江湖,翻雲覆雨,果真應了她的名字──“應臺”,回應台灣的需要與想望,拉拔台灣文化往上提升。而我們可以肯定,最後得到好處的,將不止是台灣,更是整個華文世界。

熱詞:

  • 龍應臺
  • 應臺
  • 價格
  • 香港大學
  • 價值
  • 對照記@1963
  • 拉拔
  • 拍賣
  • 亂馬
  • 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