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30萬存款“眨眼”變10年保險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1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老父親去銀行存養老款,結果被騙買了保險産品,到期之後不但沒有收益,反而還虧了1.2萬元。近日,有網友發帖描述了父親“存單變保單”的受騙經歷引發網友熱議,數百名網友紛紛跟帖曬自己也被銀行和保險公司“忽悠”的類似遭遇,並呼籲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維護儲戶權益。

  存款變保單

  網友曬遭遇

  近日,大渝網一則名為《網友訴説:老人30萬存款,沒了》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發帖網友稱,父親去銀行存款,一名穿著類似銀行工作人員的人向父親介紹一款高息理財産品,不但三年後可收回本金、每年分紅,還免費贈送一份十年期的保險,老人信以為真,陸續存了30萬。三年之後産品到期,父親去銀行一查才知道自己30萬養老款買的是一份長達30年的分紅型保險産品。

  此貼引發網友共鳴,“我婆婆也遭保險公司騙慘了”、“我媽媽也被騙過”……數百名網友紛紛跟帖曬自己也被銀行和保險公司“忽悠”的類似遭遇。

  一些網友表示,由於在買了保險後很難拿出有力證據證明是誤導銷售,所以維權十分艱難,不少上當者只能選擇吃啞巴虧。發帖網友説:“事情出了後,保險公司卻説,如果我們認為真的是保險業務員通過欺詐的形式,誘導老人購買保險的,就應該出示錄音證據。一個老人,怎麼又想到錄音呢?”

  加大違約成本

  提升維權能力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些銀行職員並不反對保險公司人員在銀行網點常駐推銷保險産品,並認為這是“雙贏”,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地規範銷售行為。 

  重慶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表示,從市場營銷的技術角度看,保險公司利用銀行儲戶多的特點在銀行網點銷售保險沒有錯,既可以增加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收入,也可以為需要購買保險産品的消費者提供便利。

  同時,專家認為,目前銀保市場的問題是保險銷售混亂、誠信讓位於利益。所以首先應從立法上加大企業的失信成本,對違約違法企業處以重罰,讓其不敢越雷池一步;其次,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可通過監控設備、産品公示、要求保險銷售人員必須亮明身份等措施消除信息不對稱,並加大維權意識宣傳力度,提高消費者維權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剷除‘存單變保單’現象。” (辛華)

熱詞:

  • 保險産品
  • 眨眼
  • 理財産品
  • 渝網
  • 保險銷售
  • 保險業務員
  • 忽悠
  • 保險公司
  • 存單
  • 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