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高談闊論】作家,應該成為母語的守護者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1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刊登文化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2日《解放日報》刊登文化報道説:2012年《咬文嚼字》雜誌發動廣大讀者“圍觀名家博客”。

  2月被圍觀的博主是郭敬明。“圍觀”的專家介紹説,從郭敬明的博客看,他運用語言文字的態度很隨意。比如把“令你們自豪”誤成“另你們自豪”,把“自我了結了”誤成“自我了解了”,把“頂著大雨”誤成“定著大雨”等等;一些常見的易混字詞,比如“戴”與“帶”、“副”與“幅”、“碳”與“炭”、“反映”與“反應”等等,郭敬明基本不能準確辨析;甚至錯把“蚍蜉撼樹”的“蚍蜉”當做是“蜉蝣”。《咬文嚼字》主編在微博中談及這一現象時説,這猶如“遍地荊棘,叫樵父如何下手?”

  其實,一些名作家、文化名人讀錯字、寫錯字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而且,這些都曾經成為文化問題,引起一些批評爭議。可見,一位作家特別是一位在文壇、在讀者中有一些影響的當紅作家,書寫中經常出現錯字連篇、謬誤不斷的現象,確實不能當做小事看待。我們知道,作家寫出作品是為了與讀者進行心靈溝通、情感交流、産生精神和思想的共鳴,而他們所使用的手段和工具,就是通過語言文字這種媒介形式,並且,他們還要追求語言文字的詩意、靈動和韻味,如果,作家使用語言文字時,不能保持最基本的正確、無誤,怎麼能到達這個寫作目的和文學效果?記得作家劉震雲在評價80後作家的文學寫作時,就曾專門談到語言文字寫作要求對於一個作家的重要意義:“我覺得他們必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寫錯別字,一頁紙如果有3個錯別字的話是不可原諒的。就好像楊百順學殺豬,把腸子捅爛了,弄得滿腔都是爛腸子和大糞,這就不對了,我覺得是不是從學好漢字開始?”

  這不禁又讓我們想到今天我們文化中的語言文字運用問題。現在有人提出“當下中國存在漢語危機”,“網絡時代,我們怎樣書寫漢字”的疑問。的確,看看如今我們的漢字,卻正在遭受各種圖像的進攻,正在受到網絡“雷詞”語言的進攻,正在經歷技術力量的進攻,對漢字缺乏尊重、愛惜和保護的態度,致使漢字被肆意錯改、錯用,漢字正在解放的狂歡中耗盡能量走向衰竭……漢字的這種窘境、網絡時代的漢字書寫的命運,的確讓人關切和憂慮!

  對於我們的漢字、漢語運用危機,我們的作家該怎麼辦?我們知道,作家的寫作是一種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的精神活動,作家所使用的語言和文字往往被看做是作家的生命和精神的外化形式,無論是表達自己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創造力,還是向讀者展示自我的心靈和生命世界,或者表現他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認識,語言文字是作家最基本的思想和情感的渠道和工具。這正像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所説:中文乃一切中國人心靈之所托,只要中文長在,必然漢魂不朽。漢語才是我們的根,我們文學創作的根!所以説,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的作家的文學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依託和根本,沒有漢語的這一切價值,作家將失去一切。所以,對作家來説,他們的文化職責是,他們不僅是我們的母語的使用者,更應該是我們的母語的守護者、保護者。對待我們的母語,不僅需要一種嚴謹的態度,更需要具有一種敬畏之心。這是作為一位作家不能缺失的寫作自覺和文化自覺。

熱詞:

  • 母語
  • 圍觀
  • 語言文字
  • 寫作要求
  • 蜉蝣
  • 反應
  • 蚍蜉
  • 解放日報
  • 咬文嚼字
  • 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