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炒作雷人考題是誤導考生 復旦不會發佈命題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1日 0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天是本年度復旦大學“千分考”面試第一天,像往年一樣,當第一批考生走出考場時,就被各路媒體圍了起來───“同學,今天面試官問了你什麼?”、“你覺得今天最有趣的問題是什麼”……除了媒體之外,還有許多家長加入了“探題”隊伍中。一位來自杭州的家長對記者説,兒子是19日面試,自己提前到此“踩點”,希望能從首批面試的學生中打探到一些“考題”,讓自己的孩子得到些幫助。對此,復旦大學今年發出一則“禁令”:希望面試結束前,各媒體都不要公佈“考題”內容,以確保面試的公平性。

  話題量身定制

  何謂“公平性”?單從字面意思理解,好像是指後面批次的考生如果了解到首批考生的面試內容,會佔些便宜,而復旦招辦相關人士透露,其實恰恰相反,因為,復旦“千分考”面試,歷來都是只有話題沒有“考題”,教授與考生交流的話題,都是根據不同考生的特點“量身定制”的,後來參加面試的學生當被問到相同的問題時,如果是突擊準備、盲目效倣的,完全有可能適得其反。

  打個比方,某考生對國際時事感興趣,教授會問他:“請你談談對中東局勢的看法。”另一個考生參加下一輪面試,他恰好聽到了這個“考題”,回家準備答案,而他本人對國際新聞是沒多大興趣的。如果教授問到相同問題,就算他突擊準備後説得口若懸河,卻無法回答教授的追問,最終,他的面試得分可能會大打折扣。

  看重思維過程

  這些年,外界一直關注復旦面試的“考題”,還認為有專門的命題小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吳根誠曾經參加過面試,他坦言,其實所有的提問都是專家設置的,學校並沒有過問,而且,提問還會根據學生的自薦材料臨時設定,“提問並不是外界認為的‘考題’,而是依據學生特點設定的交流工具。”

  面試結束,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考生考時對答如流,出來的時候信心十足;有的考生面試中結結巴巴,出來後緊張不安。復旦法學院教授郭建也曾被選中作為面試官,他透露,侃侃而談者未必勝過木訥之人。有的學生,説得口若懸河,可細聽下去,完全是套話、官話,並非學生自己的思想,這樣的考生未必過關;而有的學生,回答時雖緊張萬分,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且,説話慢,卻有條理,這樣的學生反而會被專家相中。從這個角度看,所謂的“考題”的披露和討論,對後一輪考生也沒有什麼意義。

  答題不重對錯

  復旦大學招辦相關人士指出,近年來,媒體炒作所謂的面試“考題”,往往會誤導考生。因為,媒體採訪考生時,得到的“考題”總是斷章取義,並非談話內容的全部。比如,前些天復旦“望道計劃”面試時,不少媒體披露的一則“考題”───“你認為是玉皇大帝大還是如來佛大?”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據知情人士介紹,這名考生來自連雲港,教授提這個問題時,只是交流時的一句導語,並非網絡熱議的“雷人考題”。

  有人曾提出,自主招生院校應公佈每年的考題,這樣能夠保證題目的準確性。就此,復旦招辦主任丁光宏多次強調,復旦不會發佈所謂的“真題集”、“命題集”。復旦自主招生考試,考核的是學生長期積累,這絕不是短期培訓、復習所能達到的。特別是面試,題目答對與否並非重要,考官更看重學生的思維過程,“我們希望考生都能按自己的方式來答題。”

熱詞:

  • 考題
  • 考生參加
  • 命題
  • 自主招生
  • 復旦大學
  • 招辦
  • 公平性
  • 禁令
  • 探題
  • 招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