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民間資本助推天柱轉型走向“綠色崛起”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貴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源型城市怎樣擺脫對資源的依賴,加快轉型?依託豐富的資源,天柱縣委、縣政府著力提升礦産開採及加工等傳統産業,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旅遊等為主的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水電能源等接替産業,實現“轉型發展、綠色崛起”。

  近年來,天柱縣扭轉以前礦産開採“小、散、亂”的狀況,全力推進經濟轉型,使得煤炭行業成為轉型發展的“排頭兵”。集聚整合煤炭資源,對煤礦實行兼併、收購、重組或聯合開採,減少辦礦主體,煤礦由原來的18家整合為現在的11家之後,生産能力卻由前幾年的每年3萬噸提高到9萬噸,整體提升煤炭産業水平。天柱縣擺頭村自古以來開採煤炭,全縣40%左右的原煤都出自這裡,曾呈現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熱鬧局面。隨著煤炭越挖越少,全村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經濟轉型的突破口,建成2個生豬養殖小區,涌現40多戶豬、羊養殖大戶,還“退礦還林”建成2個共370畝的優質油茶示範基地。同時,商貿、運輸等服務業繁榮發展,全村開車跑運輸的群眾達130多人,經商的有110余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128元,農民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縣委、縣政府還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煤炭資源已面臨枯竭的開採企業,都把目光投向非煤産業。年産煤最多達10萬噸的天柱縣國營擺頭煤礦,10年前就率先謀求轉型發展,在天柱縣城投資開發酒店等服務業,建設了當地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酒店。

  目前,天柱縣在利用重晶石礦加工生産10萬噸碳酸鋇的基礎上,在新動工建設年産40萬噸鋇鹽精細産品基礎上,新投産年産12萬噸的重晶石粉加工項目,開工一家年産12萬噸碳酸鋇、40萬噸鑽井級和化工級重晶石粉的化工企業,重晶石礦的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政府鼓勵支持重晶石加工企業改進生産技術和工藝流程,加大了研發和産品創新投入力度,完成年産1萬噸硫、擴建18萬噸碳酸鋇等項目,新上一條2萬噸硫酸鋇和5000噸沉澱硫酸鋇生産線,全力打造鋇鹽化工産業集群。

  天柱縣位於清水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縣委、縣政府把水能資源開發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經濟支柱進行培育,公開拍賣河流的水能開發權,建成小水電站26座。目前,正在建設白市電站,總裝機容量42萬千瓦,明年9月投入運行後,年發電量為12.36億千瓦時,每年給地方創造稅收近3000萬元,全縣水能開發利用率將達93%,經濟發展趨向節能環保。

  天柱縣還積極挖掘文化資源,搶佔“清水江文化”為核心價值文化制高點,讓民營企業參與到文化産業的建設,激活了縣域文化産業的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資本參與等多種模式運營的文化産業發展形態,激活了第三産業。黃金開採企業老闆袁美進,在天柱縣城投資近千萬元建設近2萬平方米的環形階梯式鬥牛場。很多礦老闆踴躍投資休閒度假山莊、超市、商場和農家樂等。今年,天柱縣新增個體工商戶1100余戶,新增私營企業70余戶,個體工商戶上升到5100多戶,非公有制經濟創稅突破1.2億元,佔財政總收入的68%左右。目前,天柱縣委、縣政府已引資3000萬元,正在打造縣城文化一條街,協議引資3.5億元建設108畝的三星苑文化産業園也在積極的籌建之中。(黃欣 本報記者 楊志剛 王小梅)

  來源:貴州日報

熱詞:

  • 天柱縣
  • 轉型發展
  • 民間資本
  • 聯合開採
  • 排頭兵
  • 碳酸鋇
  • 煤礦
  • 硫
  • 重晶石礦
  • 清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