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山西:傳統文化變身産業“金雞”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0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太原2月18日電(記者王菲菲)古老的三晉大地,文化資源蘊藏深厚。如今,這些文化寶藏正被山西一些民營企業挖掘出來,轉化為經濟和産業優勢。

  廣靈剪紙:小剪刀剪出大産業

  位於山西東北部的廣靈縣祖輩流傳剪紙的民間手藝,其剪紙以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併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但如今,廣靈剪紙已不僅僅是一張文化名片,更成為能幫助當地人致富的文化産業。

  “過去剪紙只是節日裏的裝飾品,如今卻成了增收致富的新門路。”當地著名的剪紙藝人王興利經歷了剪紙産業的興起和壯大,“開始是到村裏的集市上去賣,再後來做成禮品到縣城裏賣,到如今帶著剪紙到北京、上海的各大展會上去展示。價格也從一毛兩毛到現在的成千上萬,小剪刀剪出了大産業!”

  不僅如此,王興利還擁有自己的剪紙工作室。雖然是只有二三十個人的家庭作坊,但一年也能收入十幾萬元。不過,“家庭作坊還是規模太小,即使有大的訂單也沒辦法接”,現在的他已經在考慮擴大規模了。事實上,像王興利這樣的家庭剪紙作坊現在也在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的文化産業公司。

  成立於1999年的中國廣靈剪紙文化産業園區擁有更加完整的産業鏈:廣靈剪紙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廣靈剪紙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廣靈剪紙職業培訓學校四大機構形成了集設計生産、教學研究、旅遊觀光、展覽銷售一體化的剪紙産業鏈。到2011年底,園區總産值達到2640萬元,出口創匯186萬美元,比去年增長20%。

  定襄木雕:用木頭濃縮傳世古建築

  眼前是一個兩米高的“微縮版”應縣木塔,廊檐門扇雕刻清晰,巧奪天工。此種木雕模型需以50年以上的桃木為原料,使用54種不同形式的鬥拱,由近二十萬個零件組成,每一個零件均以毫米計算。

  這樣一件木雕作品,如果按照傳統工藝,需10個人用一年時間方能完成。然而,山西忻州市定襄縣晟龍木雕模型藝術有限公司通過現代化機械手段,6個人只需2個月就可完成。

  山西文化資源蘊藏豐富,尤其以古建築文化最為突出,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東方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美稱。

  “山西的古建築如此絢麗多姿,我就想把它們用木雕模型的形式錶現出來,讓更多的人能直觀地了解山西乃至全國古建築的精妙之處。”晟龍木雕模型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曉辰説。

  “文化産品首先要以文化為基礎,但是産品要有特色,要符合市場需求,進行個性化製作。”劉曉辰憑藉自己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採取藍海戰略,進行個性化操作,産品也從原來的旅遊産品發展到了高檔禮品、博物館藝術藏品以及高校的教學模具。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劉曉辰的木雕廠由家庭式作坊發展到擁有260余名員工,年銷售額可達2400多萬元的當地龍頭企業。下一步,他還要將全國的古建築也納入木雕模型範圍之內。

  然而,與實際的經濟效益相比,劉曉辰更看重木雕所傳播的古建築文化。“山西的古建築燦爛多姿,一定要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它們的魅力。”這是劉曉辰事業起步的初衷,也是一直支撐著他走下去的動力。

熱詞:

  • 金雞
  • 晟龍
  • 文化産業
  • 古建築
  • 産業優勢
  • 文化産品
  • 文化藝術
  • 文化資源
  • 變身
  •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