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主動去鄉村 精心“種文化”(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9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于力平指導排練。本報記者 董雲平攝

  本報記者 董雲平

  在音樂聲中,二十幾個女孩翩翩起舞,富有朝氣的臉龐讓人如沐春風。正月十二,齊齊哈爾市的許多業餘文藝團體已經開始備戰新一年的演出。

  眼下正在排練的是齊齊哈爾市群藝館藝術舞蹈團的孩子們。她們多數都是“老演員”了,常年下基層演出。但在排練中,她們依然一絲不茍,每一個動作都精益求精。“全國舞蹈大師”齊齊哈爾市群眾藝術館館長于力平,在現場認真地為她們糾正舞姿,講解要領。雖然是一個業餘團隊,但認真嚴謹的勁頭,讓人覺得她們就是專業的演員。

  在於力平辦公室裏,記者看到 “2011年齊齊哈爾市群眾藝術館主要業務工作一覽表”。上面寫滿包括“文化大賽、文化匯演、文化節慶、文化調演、文化幫扶、文化調研、文化下鄉”等多項內容,共計70余項群眾文化活動項目。該館副館長李偉告訴記者,于力平擔任群藝館館長10年來,每年初都以這樣的表格形式制定任務表。“我們就想由‘送文化’變為‘種文化’,給農民搭建最好的文化交流平臺。”于力平如是説。

  5年前,于力平帶著一台文藝節目赴龍江縣山泉鎮對寶村演出,當他了解到當地文化生活匱乏時,決定群藝館與對寶村結成文化幫扶對子。經過了解,于力平掌握了該村共有喜愛大秧歌、嗩吶、二胡、唱歌、電子琴等文藝愛好者20多人。於是,他調集群藝館的館員和他們結成幫扶對象。樂器輔導員、長笛青年演奏家高松回憶當時的情景依然很興奮:“村民真誠的求知欲讓我非常感動,我恨不得把我知道的樂器知識全都傳授給他們。”經過5年的幫扶,現在的對寶村不但有了自己的小劇團,還經常到周圍的鄉村進行演出。

  近年來,于力平不僅將文化下鄉演出、展覽、輔導等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還每年組織活動上百次,使文化下鄉活動以市區為軸心向周邊各縣、鄉鎮、社區輻射。

  當晚8時,已有百年曆史的“滾冰節”,在齊齊哈爾市嫩江公園、富拉爾基區紅岸公園附近的江畔上舉行。各種煙花在空中競相鳴放,鞭炮聲劈劈啪啪,綵燈冰燈光彩奪目,東北大秧歌扭得紅火熱烈。外地在此打工的小夥子胡志強帶著女友前來參加。他們一邊在冰面上打滾,一邊興奮地説:這個活動太熱鬧,太有趣了,“祛百病、走鴻運、拾萬財”,希望新的一年有這樣的好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記者感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董雲平

  古語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齊齊哈爾市群眾藝術館的&&人于力平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創新的思路,在“送”與“受”的關繫上做文章,由“送文化”變為“種文化”,使得“文化下鄉”活動成效非同凡響。筆者認為,雖然眼下“種”得有些辛苦,但事半功倍,其結果將讓最基層的群眾身邊有了自己的歌唱家、舞蹈家、相聲小品演員、藝術工作者,隨時隨地享受文化大餐。從長遠來看,這一“策略”實在是高。其他地市文化指導管理部門不妨學而效之。

熱詞:

  • 文化下鄉
  • 文化大餐
  • 演出
  • 演員
  • 排練
  • 策略
  • 寶村
  • 送文化
  • 樂器
  • 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