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發行制度改革應視為長期利好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9日 0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歲末年初,民間呼籲取消審批制的呼聲漸起。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前不久發問:IPO (新股發行)不審行不行?

  在今年一月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曾經表示,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在隨後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郭樹清也再次強調,2012年證監會的一個工作重點就是要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新股發行採取審批制,看似保護著投資者利益,但審批也導致腐敗尋租等諸多問題,並催生新股三高發行。由於審批制度控制著新股發行,新股曾長期供不應求。在前些年即便是高市盈率發行,新股上市後跌破發行價的情況也很少。“高股價、高市盈率、高募資”直接導致二級市場股民的鉅額財富向企業原始股東、向一級市場變相轉移。三高發行的同時,是企業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證券市場調配資金功能失靈,二級市場投資者嚴重被套。

  幾年前曾參加過一次企業上市論壇,與會企業無不對A股上市摩拳擦掌。一位科技類公司C EO私下表示:“企業做到目前狀態,不需要再努力做實體了,目前主要任務就是爭取上市,上市即可為股東提升8至20倍財富。”他直言,其周邊的企業主都在爭取上市。

  曾有人統計,前幾年A股高位運行時期,企業上市使得企業資産平均提升10倍。巨大的利益,造就了千軍萬馬過發審委,也造就了包括環評、國土、會計、司法、稅務等的IPO食利圈。三高發行也誘使更多企業“包裝”上市。在暴利和低廉的違規成本下,驅使某些企業欺詐上市,大批企業上市變臉;A股市場頭年高增長,二年穩增長,三年虧損的現象屢見不鮮。

  但審批制是否應該取消,很多投資者表示擔心:投資者個人沒有鑒別能力,不審,誰為投資者把關?

  觀察海外市場,企業上市相對比較容易,但若企業上市存在欺詐,一旦發現造假者,相關的刑事懲戒,將使得那些企圖造假上市的人望而卻步。由於供需平衡,海外上市不會出現暴利。在海外市場,退市企業也較多,很多企業因並購或私有化原因自主退市。

  因此,A股IPO由審批轉向註冊制,上市公司與證券仲介的誠信與證券市場的法制建設以及上市後的監管是重要的前提條件。

  此外,有專家對審批制也提出質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如果上市審查的是企業未來能否盈利,商業模式是否可行,未來的盈利是否可持續,完全沒有必要審,因為只有市場才能判斷得出來。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提出,發審委設置的所謂標準,導致阿裏巴巴、騰訊等大量優秀公司被迫海外上市,國內投資者無緣分享其成長性。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只能靠投資者用錢去投票。

  在目前A股投資者投資理念不成熟,法律規章不完善的情況下,審批制改註冊制,路仍遙遠。審批制變不變,何時變,難以確定。但發行制度改革對A股市場長遠走勢的影響,投資者卻需要提前判斷。審批制導致了A股股價人為拔高,新股發行體制變革的目標,一定是降低三高發行的弊端,讓上市公司以合理的價格,合理的市盈率發行,這對當前的市場,短期看應視為利空。但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長遠看將提高資本市場資金運作效率,為二級市場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可被視為長期利好。

熱詞:

  • 市盈率發行
  • 新股發行
  • 利好
  • 發行制度
  • 企業上市
  • 二級市場
  • IPO
  • 新股上市
  • 發審委
  • 註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