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激光治近視安全性要有權威説法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9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楓逸

  “大道不暢、小道必猖”。對此,衛生主管部門必須及時站出來,給公眾一個權威説法。有關方面應不斷完善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報告制度,密切關注國際學術研究成果,隨時發佈最新信息,讓公眾從容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台灣眼科權威蔡瑞芳近日宣佈停做激光近視矯正手術。該消息震動了業界。16日,作為A股眼科醫學惟一的上市公司,愛爾眼科股價遭遇重挫。與此同時,這一消息引發很多疑問,這種手術究竟有多大風險,已經做了該手術的消費者該怎麼辦?(2月16日《新京報》)

  作為劃時代的醫學創舉,激光近視矯正手術自上世紀90年代從歐美國家蔓延以來,已使世界各地很多近視患者重獲清晰明亮的視力。不過,圍繞手術安全性和副作用等問題一直爭議不斷。最近,在台灣最早引進這項手術的台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突然宣佈“封刀”,原因是發現患者術後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激光近視矯正術可能有後患”。

  一石激起千層浪,激光治近視安全性再度成為焦點。在某網站發起的問卷調查中,表示“猶豫”和“絕對不會做”的網友超過六成。

  對於公眾的焦慮,連日來,各色醫學專家、眼科醫院紛紛站出來回應,甚至做過手術的當事人都在網上“現身説法”。有的表示,十幾年前的設備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激光技術本身已經非常成熟;有的聲稱,手術本身不存在問題,是背後龐大的利益,驅使醫生放棄醫德,將不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領向了手術臺;不過,也有人提出質疑,由於所應用的技術還比較新,缺乏長期跟蹤性研究,對手術的遠期療效和安全性缺乏把握。

  然而,群聲聒噪之下,愈發令公眾感到恐慌不安,無所適從。信醫學專家嗎?誰能保證這位言之鑿鑿的專家不是信口開河的“磚家”?信眼科醫院嗎?醫院堅稱安全的背後,總讓人覺得有利益驅動從中作祟。信所謂的當事人嗎?看似“同病相憐”的他們,會不會是又一個潛伏的“醫托”?

  資料顯示,激光手術發展30年來,中國有幾千萬的近視眼人群接受了激光手術。並且,在近視發病率居高不下、其它治療手段效果不佳的背景下,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150萬的速度激增。因此,哪怕有1%的風險,影響人群都是相當龐大的。

  “大道不暢、小道必猖”。對此,衛生主管部門必須及時站出來,給公眾一個權威説法。首先,組織無利益關聯的專家建立第三方調查組,對激光治近視安全性進行獨立調查,開誠布公回應社會關切。其次,權威發佈手術的資質要求和注意事項,邀請公眾監督無資質開展作業、未充分告知風險、對不符合條件的患者手術等行為,一經舉報,嚴肅查處;此外,鋻於手術的長期影響可能要在十幾年、幾十年後慢慢凸顯,相關調查也應是長期性的系統工程,有關方面應不斷完善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報告制度,密切關注國際學術研究成果,隨時發佈最新信息,讓公眾從容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熱詞:

  • 激光治近視
  • 安全性
  • 患者
  • 醫托
  • 愛爾眼科
  • 矯正術
  • 激光手術
  • 矯正手術
  • 眼科醫院
  •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