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科技獎頒發可以多些科普和反思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8日 06: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人民網報道,日前,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共授獎374個項目和10位科技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家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分別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對科技界來説,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每年一度的盛會,諸多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濟濟一堂,慶祝科研成果的豐收。但如果能同時讓普通百姓領悟科學精神,讓青年學子發現科研工作的樂趣,並通過討論反思現有科研機制中的不足,為科研工作者創造更好的研究環境,相信大會會更有意義。

  由於這些科研成果專業性很強,行外人看上去可能會覺得雲裏霧裏,這就需要通俗易懂的解釋。像謝院士寫自傳《沒有終點的旅程》,讓人從中領悟科學精神,展示科研的樂趣和科學家的風采。

  科普做得好,才能吸引更多人投身科研。但是,如謝院士這樣做的畢竟是少數,中國絕大多數科學家或埋頭書齋,或鑽在實驗室,和公眾接觸不夠多。反觀國外知名科學家,除在科研工作上做出一流貢獻,在科普上也不惜精力,多有可圈可點之處。所以會有如此反差,筆者覺得原因有兩點:一是真正的科學家多是興趣主導型的,在科研上能自由發揮想象,個人生活也豐富多彩,如果科研以任務主導型居多,功利性較強,就不太容易接上地氣;二是在財政支持上,科研工作尤其實驗學科的基礎研究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國外科學家需要向出資人表達研究項目的意義,而中國的科研工作多靠政府支持,屬精英決策型,所以不需要向民眾解釋太多。

  獎勵大會除了要與科普同行,反思也不能缺位,尤其對科研管理機制反思。拿最高科技獎得主年齡來説,2000年頒發以來,12年裏有20人獎獲,其中15名獲獎者年齡在80歲以上,佔總獲獎人數的75%,只有王選一人在獲獎時低於70歲。所以筆者覺得,除了頒發這些“終身獎”,更要給青年科研工作者創造更好的科研環境,鼓勵他們自由研究,這樣才可能從追趕到創新。而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常不是志在必得的結果,很多時候是無心插柳的收穫,管理者應不拿功利眼光看待科研,減少用學術權威領銜與否取捨項目,如此才能激發更大的創新活力。

  獎勵大會也要反思一下教育體制。筆者注意到,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得主經常空缺,最高科技獎得主也多是老一輩留學國外、學成歸國的科學家,這映襯了錢學森之問───為何我們的大學培養不出一流人才?我們的教育是否真如易中天所説“毀人不倦”,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何在中學學科的國際奧賽中,我們的金牌得主如此之多,但卻少有發展成一流學者的人才?而同是拿過數學奧賽金牌,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於2006年獲得菲爾茲獎,匈牙利的數學競賽更是培養出馮 諾依曼、保羅 愛多士等諸多知名數學家。

  科技獎勵大會除了要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者重獎,還要吸引青年學子投身科研,激勵科研工作者奮發向上。因此,科普和反思都不應缺位。這麼多的科技精英濟濟一堂,只是頒獎,有些浪費,鼓勵他們現身説法,講解科學,商議如何改進教育和科研機制,這樣才能讓科研領域再獲豐收,讓獎勵大會名至實歸。

熱詞:

  • 科學家
  • 科技獎勵
  • 科普
  • 獎得主
  • 科技精英
  • 科研工作者
  • 學科
  • 沒有終點的旅程
  • 科研機制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