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逾六成慢乙肝患者為“大三陽”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8日 03: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實現“雙達標”即可停藥,但依從性差仍是治療中的難題

  本報訊(記者涂端玉)“慢性乙肝治療雖然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但並不意味所有患者都需要吃上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的藥。終身服用抗病毒藥物對大多數患者沒有必要,也不現實。”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高志良教授在日前召開的乙肝患者教育項目“希望家園”總結會上表示:目前我國超過六成慢性乙肝患者屬於e抗原陽性的慢乙肝,即通常所説的“大三陽”,他們的治療目標是實現“雙達標”。

  “大三陽”實現“雙達標”可停藥

  有調查顯示,正在接受乙肝治療的患者,近25%只能接受為期一年的治療。長時間用藥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患者擔心的耐藥、藥物不良反應、長期經濟負擔等,並且由此給患者以及家人造成的沉重的心理負擔。

  高志良指出,“大三陽”患者治療後如果實現“雙達標”,即乙肝病毒DNA檢測不到,同時e抗原消失、e抗體出現,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停藥,停藥後病毒可受到持續抑制,病情也不易發生反復。

  “在目前上市的口服類抗病毒藥物中,有的藥物在實現‘雙達標’上有不錯表現,可幫助乙肝患者儘早實現有限療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謝青教授介紹,一項由2499位乙肝患者參與,針對亞洲的研究結果顯示:“大三陽”患者服用某類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兩年後,77%的患者乙肝病毒DNA檢測不到,高達47%的患者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也就是説,有近一半的患者實現了“雙達標”,再經鞏固治療後有機會獲得停藥。

  減少肝癌肝硬化是治療頭等事

  專家介紹,我國現有慢乙肝病毒感染者約9300萬,其中慢乙肝患者約2000萬。在慢乙肝患者中,部分可發展為肝硬化,而每年3%~6%的肝硬化患者會發生原發性肝癌,即使肝硬化本身,也足以導致肝功能衰竭、門靜脈高壓症等並發癥,危及患者生命。

  “所以,切斷從慢性肝炎進展到肝硬化的鏈條,是乙肝治療的頭等大事。縱觀世界各國乙肝治療指南,都將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減少肝纖維化,減少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等作為慢性乙肝治療的目標。”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竇曉光教授介紹,大量臨床實踐和臨床實驗均已證實,科學、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控制肝臟炎症,進而阻止和逆轉肝纖維化的進展,最終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

  但也由於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征戰漫漫,所以患者的依從性顯得至關重要,不少人可能中途放棄。有研究顯示,40%的患者療效欠佳是由於依從性不高造成的。

熱詞:

  • 大三陽
  • 乙肝患者
  • 乙肝病毒
  • 乙肝治療
  • 患者生命
  • 肝硬化
  • e抗原
  • 雙達標
  • 停藥
  • 門靜脈高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