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上海:科技界“豐收” 56項成果獲獎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上海2月14日電 (李航 記者王春)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在北京舉行,記者從上海市科委獲悉,上海此次共有56項(人)成果獲獎,佔全國總獲獎數的14.6%,上海獲獎總數佔全國的比重已連續10年保持兩位數。

  在獲獎項目中,有5項成果被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佔全國3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的13.9%;有7項成果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獎,佔全國5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的12.7%;有41項成果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佔全國28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14.5%;有3位外國專家被授予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佔全國的37.5%。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獲獎名單中,上海中青年科技人才正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在上海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完成項目的第一完成人中,50歲以下的共有11人,51至59歲的有9人。比如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獲得者宣利江教授,年僅44歲,他的研究成果是中藥現代化研究的示範性成果,惠及200萬心血管疾病患者。

  一批走在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傑出科學家和創新團隊的創新成果榮膺大獎,頂尖人才脫穎而出。因取得突出科技創新成績而涌現的2011年上海市新當選的7位兩院院士中,就有6位在近年先後斬獲國家科技獎勵。如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金亞秋教授的“極化電磁散射傳輸與空間微波遙感對地觀測理論”項目,榮膺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研究成果使我國在國際空間遙感領域的基礎研究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此外,共有3位上海外籍專家榮獲2011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他們分別是德國數學家德樂思教授、英國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質研究專家巴士威教授和法國血液學專家戴宇閣教授。

熱詞:

  • 電磁散射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微波遙感
  • 獲獎名單
  • 獲獎項目
  • 國家技術發明獎
  • 科技界
  • 對地觀測
  • 空間遙感
  • 國家科技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