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各地紛紛上馬PM2.5治理 上億元買設備或成擺設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幾次霧霾天氣,不僅讓“PM2.5”從一個專業名詞變成了街知巷聞的新聞熱點,也讓它在官員和民眾心裏的分量變得重起來。在北京,這些飄浮在空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小顆粒,突然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兩會”上,防治PM2.5污染物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按照規劃,到2012年第三季度,北京市將按照新標準監測PM2.5,並且通過“八大措施”,來確保治理PM2.5的成效。在此之前,北京市已提出,要“以降低PM2.5為重點,打一場提升空氣質量的攻堅戰”。

  熱度也在向全國蔓延。天津、山東、湖北等省市陸續啟動了PM2.5的監測,江蘇省甚至提出計劃,實現PM2.5監測點的“全省覆蓋”。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很直接地感受到了這樣的“熱度”。過去幾個月,圍繞PM2.5的問題,他已經“來來去去反反復復”地接受了很多家媒體的採訪。這讓這位常年致力於空氣監測的科學家忍不住有些頭痛。

  “治理PM2.5還是要想清楚,不能盲目地喊口號。”王躍思説,“對於政府部門,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坐下來找找方法,和專家們談一談。”

  “網絡民意推動的治污行動”

  從今年1月開始,北京市民終於可以通過政府官方發佈的數據,來了解自己所在城區的PM2.5污染情況。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這一數據並不公開,了解和關注的人也寥寥無幾。

  王秋霞是北京一家環保機構達爾問環境研究所的工作人員,2011年7月,她所負責的一個項目開始向普通網友提供儀器,監測空氣中PM2.5的濃度。根據她的記錄,頭5個月,一共只有30個人參加了監測;而現在,新的申請者已經需要等待3個月才能排上隊了。

  “我想測測自己周圍的環境質量,並且把結果告訴我的朋友們。”一位申請者在表格中寫道。而在項目之初,不少人只是出於好奇,想監測一下自己所受到的“二手煙”危害。

  轉變發生在去年11月。當時,人們在網上熱烈討論北京持續多天的霧霾天氣,並開始關注“PM2.5”這個原本陌生的專業名詞。此前,根據1996年政府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顆粒較大、直徑超過10微米的粉塵一直是空氣質量監控的重點,其對應的PM10指標也是環保部門關注的主要指標,身材更嬌小、危害更嚴重的PM2.5則一直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熱詞:

  • 熱度
  • 二手煙
  • 兩會
  • 治理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 霧霾
  • 政府工作報告
  • 污染物
  • 科學家
  • 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