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自然科學頭獎12年8度空缺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本報綜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綜合消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4日在北京舉行,最高科學技術獎迎來了第十二屆獲獎者謝家麟和吳良鏞院士,他們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的第19位和第20位得主,各獲得500萬元獎勵。

  2000年以來,除了2004年空缺及2002年和2006年各有一位院士獲獎外,其餘年份都有兩位院士獲此殊榮。

  記者整理這20位獲獎者的資料發現,他們獲獎時的平均年齡是82歲。其中超過80歲的15人,佔總獲獎人數的75%。70─80歲之間的4人,低於70歲的僅1人。

  年齡最大的是此次獲獎的92歲的加速器物理及技術專家謝家麟,最小的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王選,時年64歲。

  20人中大多數有海外求學經歷。他們獲獎的時間與他們從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時間差都在10年以上。其中有半數時間差集中在20─30年,有8位院士在30年以上。

  20人中江蘇籍最多,包括剛剛獲獎的吳良鏞院士在內的4人。其次是遼寧,共有3人。

  除個人獎項外,含金量最高的“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則是從2000年至今12年來第8次空缺。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獲獎項目《中國植物志》完成人之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采曾表示,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難度很大,能成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經歷反復的實驗、失敗;二是雖然我國近年投入不斷加大,但科學人員的學術水平還不高。

  據新華社、法制晚報、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等

熱詞:

  • 吳良鏞
  • 新聞縱橫
  • 中國植物志
  • 學術水平
  • 第十二屆
  • 2004年
  • 2006年
  • 個人獎項
  • 科學院院士
  • 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