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大眾話題】“這是我應該做的”,久違了!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12日,長沙20支志願者隊伍在學雷鋒活動中,一起喊出:“我是雷鋒故鄉人,我是長沙文明人這是我應該做的”,長沙市推廣雷鋒故鄉流行語“這是我應該做的”主題活動由此拉開帷幕。(見2月13日《湖南日報》)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這是我應該做的”總是雷鋒奉獻愛心後的回答,當然也成為了雷鋒精神的一個鮮明標誌,並且一度成為中國社會的“流行語”。當人們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被幫助的人道出一聲“感謝”時,總會説:“這是我應該做的”。小學生為幫助了老人,比如攙扶老爺爺、奶奶過馬路,當老人道出“謝謝小朋友”時,小學生就會脫口而出“這是我應該做的”……在一個時期裏,“這是我應該做的”溫暖了很多人。

  然而,近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很難聽到“這是我應該做的”這一讓人備感溫暖的話了。一方面,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有時成了一件尷尬事,比如“不敢扶倒地的老人”,做好事的人少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觀念和行為確實有了更加頑強的表現,在有些人看來,幫助別人是要有回報的。在此語境下,“這是我應該做的”自然很難再聽到,這讓很多人心生悲涼。

  事實上,很多人的內心深處是向善的。儘管眼下在我國社會生産生活方式正處於變革的背景下,社會觀念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樣、多變的複雜情況,但我們的社會主流仍是向善的,人們憧憬社會更和諧、人與人之間更友善、友愛。在我們的社會裏,道德並不孤,但它需要外部環境來促進和推動。

  時下,打造城市品牌,創建城市名片,已成為各地苦心經營的事,有的城市甚至將“鬼文化”等都挖掘、打造成了自己的“名片”。長沙市組織開展“爭做雷鋒精神傳人、弘揚社會文明新風”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廣大市民在體驗中將“這是我應該做的”變成自覺,打造城市“道德坐標”,這無疑是一張更好的城市名片。

熱詞:

  • 流行語
  • 湖南日報
  • 名片
  • 感謝
  • 做好事
  • 城市名片
  • 小學生
  • 向善
  • 拜金主義
  • 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