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1114.1億斤,永遠刻在我心裏(組圖)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07: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生最大的幸事、最自豪的事就是親歷和見證了我省糧食生産跨越發展實現“八連增”的全過程,尤其是2011年創造的歷史輝煌總産量首次躍居全國第一,達到1114.1億斤,這個數字將永遠刻在我的心裏。

  隨心滿願

  王兆斌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巡視員

  還有一段時間就退休了,回想自己的職業生涯,王兆斌説,與糧食有著極深的“情結”。他告訴記者,追溯這個情結,最早緣于小時候的挨餓。“那是吃供應糧的年代,我家6個孩子,人口多,供應糧根本不夠吃,每個月基本上缺10天糧。天天喝粥,吃‘瓜菜代’,小米粥稀得‘按粒兒跑’,那餓的感覺一輩子都忘不了。那時候覺得,最幸福的就是糧食能管夠兒吃;那時候也常想,要是能多種點糧該多好。”

  17歲下鄉,之後參加工作,王兆斌始終跟糧食有不解之緣從親自種地到在鄉里、縣裏分管農業工作,王兆斌嘗盡了糧食生産的艱辛。“春種夏管秋打場冬送糧,那時候一年到頭基本上就忙這一件大事種地,但由於當時技術水平低,糧食産量始終在低水平徘徊,讓人很難如意。”

  正是這樣的經歷和感受,讓王兆斌自打調入省農委工作,就“憋著勁抓生産多打糧”。

  “古往今來,抓糧食生産最好時期最好機遇就是當下。”對我省糧食近年來鑄就的一個個輝煌成就,王兆斌説,作為省委、省政府的參謀部門,我們省農委在規劃、參謀、指導、協調上發揮了作用,我們為此感到光榮,但更覺得幸運。黑龍江有這麼好的資源,國家這麼重視糧食重視強農惠農,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親自對黑龍江的糧食生産做出指示;而且,現在抓糧食的基礎和條件跟過去太不一樣了

  一是種子好了。種子增産潛能照30年前比有極大的跨越。過去玉米單産充其量六七百斤,現在就連三積溫帶都能達到1100斤以上。二是科技水平高了。過去種玉米,叫一埯雙株’到秋兒不喂馬就喂豬”,因為爭水爭肥成熟度不好,畝保苗最多2000株;現在平均畝保苗3500株,最多的能達到5000株,在南部第一積溫帶,畝産噸糧沒問題。這都是種子加技術的功勞。三是農機、水利條件徹底改觀了。四是政策條件空前的好。“有這麼好的條件,我們農業部門和糧食生産戰線的人就剩一件事要做了,就是撲下身子、灑盡汗水,把勁頭100%用在糧食生産上。”

  根據氣候條件,我省糧食生産的節奏大體是“五一”種地“十一”收穫。王兆斌説,“這些年來,全省農業戰線凡是和糧食生産有關的機關幹部、職工和農業科技人員,從沒休過一個‘黃金周’,在生産季節從來沒有星期禮拜節假日,每年基本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鄉下度過。所有這些付出和辛苦,跟今天的大豐收比,跟我省糧食生産創造的歷史輝煌比,都微不足道了。”

熱詞:

  • 糧食生産
  • 王兆斌
  • 情結
  • 我省
  • 玉米單産
  • 農委
  • 種子
  • 農業科技人員
  • 畝産噸糧
  • 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