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關於年度大獎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房賢剛

  又是一年荷賽。獲年度大獎的照片已刊登在本報11日一版顯著位置(小圖)。與去年的大獎《遭割鼻阿富汗女孩愛莎》相比,這張照片含蓄得多,而且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作品(大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可是僅僅由於這些,此片就能獲得年度大獎嗎?當然不是。有著“世界眼光”的荷賽在評選年度照片時固然要評出“最好”,同時也要評出“最大”新聞。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發佈的2011年全球十大新聞事件中,發生於西亞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名列榜首,所以這次荷賽評選了這樣一幅照片。

  照片的確瀰漫著一種悲傷的氣氛,也體現出了西班牙攝影師塞繆爾 阿蘭達的悲憫情懷。不過,這張照片真能跟繪畫大師喬瓦尼 貝裏尼的畫作相提並論嗎?我不願意讓攝影在繪畫面前表現得過於自卑,可現在我還是必須説:不能!大家都知道,繪畫中聖母與聖子,是神聖的,是令人同情的。而對於這張照片,畫面中的男子是何許人也?他是因何受傷?傷情怎樣?我們都不得而知。實際上,“阿拉伯之春”是西方媒體的一個概念,它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民眾反政府運動,其中有合理訴求,也有些人趁火打劫,渾水摸魚。

  由於我們對照片中兩個人的身份以及男子的傷情等都不能確定,也無法確認造成這次衝突的反對派一方的訴求是否正確,所以我認為在評價這幅照片的時候過於強調其“悲憫情懷”是不恰當的。

  事實上,人的這種“悲憫情懷”有時是非常不可靠的。就像在藥家鑫的案子中,一開始大家一邊倒地同情張家,而現在,因為張家想要當初曾拒絕過的錢,卻招致大多數人的罵聲。其實,張家一開始並不是不想要這筆錢,他們擔心的是收下這筆錢,就得不到公正的判決。後來藥家鑫死了,張家需要錢來養老養小,而藥家當初又有過承諾,張家來要這筆錢,難道有多大錯嗎?藥家鑫是死了,他在償命的同時,難道不需要給受害人作出民事賠償嗎?可現在大家為什麼同情起藥家來了呢?就因為藥家鑫死了嗎?

  相反,對獲得新聞人物類單幅照片二等獎的波蘭攝影師作品《被拘捕的抗議者》,我倒認為它有強烈的衝突性卻不血腥、有強烈的光影及飽滿的情緒,準確記錄了抗議警察清場以及收入分配不均的示威者被逮捕的瞬間。它解釋了當今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嚴重問題,倒更適合被評為年度照片。

熱詞:

  • 年度大獎
  • 悲憫情懷
  • 時代
  • 世界眼光
  • 荷賽
  • 被拘捕的抗議者
  • 遭割鼻阿富汗女孩愛莎
  • 阿拉伯
  • 判決
  • 民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