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光有愛還不夠:幫助孩子構建自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搜狐讀書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 【法】克洛德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定價:暫無

  父母之愛不能簡化為單純的感情

  沒有教育意蘊的愛,不是真正的父母之愛法國當代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兒童問題專家克洛德 阿爾莫在這本重要的著作中告訴我們:兒童並非“天生”就擁有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也無法獨自發現人類生活的法則。成長的過程即構建自我的過程,為此需要成人的幫助,而教育正是構建自我的主要支柱。因此,愛孩子決不能只限于舔犢情深。用感情來涵蓋父母之愛的觀念對孩子、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都産生了嚴重後果。阿爾莫用自己一貫擅長的清晰語言,讓所有的父母明白:愛孩子究竟意味著什麼?對一名兒童而言什麼更重要?兒童最需要什麼?

  節選:

  與上述一類父母相反,另外一些父母遭受痛苦,是因為他們深知問題不是出在感情上,所以就像拒絕受理案件和排斥異體一樣,他們總是推開要面對的愛。對他們來説,對於所發生的一切,好像他們無法讓人們理解其憂慮,尤其讓人們承認這種焦慮的正當性:“我感到有什麼事情不正常,但是沒有人願意聽我訴説!”

  至於那些沒有意識到或者説從不重視孩子痛苦的父母,迷信愛的作用對他們産生的影響更為嚴重。不提任何要求,僅相信愛就是感情,這加重了他們長期陷入的標準缺失狀態。這種迷信使父母想象中對孩子的佔有地位顯得更為正當,並使他們的行為合法化,而這些行為一般都是從他們自己的父母那裏繼承下來的:“這是我的孩子,不是嗎?輪不到兒科醫生或校長來教我如何撫養孩子!”人們就這樣放任不幸不斷重演,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事實上,相信父母之愛僅僅是感情,這在家庭層面産生了一些明顯的副作用。這種迷信一方面剝奪了想做稱職父母者的一些基本武器,使他們認識不到這項職責的艱難,並因此認識不到他們付出的功勞。同時對於那些因為自身經歷無法意識到為人父母之責以及孩子所受痛苦的父母,它又為他們所做的破壞性行為提供了擔保。

  對愛的迷信造成的危害不止於此,它還在社會範圍內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對愛的迷信産生的社會影響

  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對家庭價值的逐漸高估,如果我們對此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種高估也是最符合邏輯的事情之一:確實,假如我們認為孩子只需要愛,假如我們認為這種愛只是感情而已,而且父母只是因為他們是孩子的父母就會按既有程序自動給予孩子愛,那麼我們勢必得出下面的結論——父母是最有能力而且是唯一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人……不管他們是什麼樣的父母,也不管他們做什麼。 因此,迷信上文提到的“永恒且永遠有益”的父母之愛,其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對家庭價值的高估。這種高估在很多方面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下面就講一下其中的三個方面。

熱詞:

  • 幫助孩子
  • 阿爾莫
  • 克洛德
  • 家長
  • 校長
  • 兒童問題
  • 相信愛
  • 精神分析學家
  • 副作用
  • 兒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