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馮海寧:樓市調控政策非玩具 地方不能隨便“捏”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蕪湖購房補貼新政實施4天后被叫停,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此之前,佛山樓市“鬆綁令”從發佈到叫停不到12小時。從各種報道來看,目前已有3個城市樓市政策出現朝令夕改,如果不探明原因,進行有效監管,顯然還有不少城市會上演類似鬧劇,讓公共政策變成兒戲。

  儘管中山市官方否認放鬆樓市調控,表示提高限價並不意味著放鬆調控,從嚴調控的決心不會變。很顯然,這是一種狡辯之詞。不管這種限價措施是否合理,但限價標準上調就是放鬆調控。再觀察過去幾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樓市政策朝令夕改大概經歷了出臺“鬆綁令”、為“鬆綁令”辯解、叫停“鬆綁令”三個過程。

  地方樓市何以頻繁出臺“鬆綁令”?一個眾所週知的原因是土地財政。其實,在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不少深層原因,比方説,出臺“鬆綁令”是三種試探:一是試探輿論關注度;二是試探民意反應;三是試探上層態度。據説,在蕪湖出臺“鬆綁令”的背後,是中央督查組已于11日抵達蕪湖——對於督查組是否與新政有關,蕪湖方面並未做出解釋。

  此外,出臺“鬆綁令”的原因還有:自認為房價控制目標已經實現或不難實現;自認為房價下行趨勢已定,限不限購、限不限價已經不重要;尤其是,缺少長效調控政策,才導致限購、限價、限貸等臨時性政策的出臺,再加上賦予地方政府限購的權力,卻沒有制約地方政府隨意出臺“鬆綁令”或者取消限購的權力,如此,就給了地方政府私自鬆綁的機會。

  在筆者看來,在“鬆綁令”頻現的原因中,試探民意恐怕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出臺“鬆綁令”意味著樓市調控有可能前功盡棄,如果房價再度反彈,公眾居住權益的實現更加遙遙無期。所以對於“鬆綁令”,民意的反應最為激烈,而民意反應則會影響到輿論關注度。然而,樓市“鬆綁令”不能總是試探民意,因為試探民意不僅折射出地方政府不尊重民意,而且折射出使用權力過於隨意,不注重自身公信力。按理説,任何一項公共政策的出臺、調整都是很嚴肅的,不容朝令夕改,但我們看到,樓市朝令夕改的鬧劇頻繁上演,難道説,中國樓市成了公共政策的試探場地?公共政策成了隨意把玩的玩具?

  在筆者看來,必須從源頭上杜絕樓市政策反復無常,即,不僅要儘快出臺長效政策(如徵收房産稅、住房空置稅)取代短期政策,讓地方政府沒有隨意更改限購、限價政策的機會;而且,要從政策出臺的程序上來限制地方政府的隨意性,比如,把徵求民意納入決策程序中;另外,儘快讓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即使地方政府想鬆綁,也達不到目的。

  可以肯定的是,不僅僅是中山等城市私自放鬆調控,也不僅僅是蕪湖等城市朝令夕改,還會有一些城市跟風效倣,這就提示我們,國家有關部門必須儘快明確“樓市限購限價限貸政策不能有絲毫動搖”,否則要嚴厲問責,譬如,私自放鬆限購限價政策者,不僅要約談乃至處分有關官員,還要增加保障房建設指標、降低商品住房批地指標;如果銀行不嚴格落實信貸政策,應進行經濟重罰,甚至叫停房貸業務。

  也就是説,要讓出臺“鬆綁令”試探民意的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付出代價,而不是像兒戲一般玩弄公共政策。從某種意義而言,只有保證公共政策的嚴肅性,樓市調控才有可能達到目的。

熱詞:

  • 樓市
  • 鬆綁令
  • 調控政策
  • 認為房價
  • 叫停
  • 房産稅
  • 房建設
  • 信貸政策
  • 地方政府
  • 尊重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