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聯書店“劇場”秀新書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0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12日,一場特別的新書劇場秀在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進行。

  導演徐楠根據《對照記@1963》的圖書內容,進行空間和腳本的再創作,將其重新編排成為一部四幕短劇。主演則是該書的三位作者楊照、馬家輝和胡洪俠,他們分別來自台灣、香港和深圳,均生於1963年。在舞臺上,他們再現了該書的創意、寫作過程,並在多媒體、燈光、道具舞美等多種戲劇設計手段的配合下,還原了書中諸多精彩內容,親身演繹兩岸三地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對照記@1963》出版方三聯書店表示,選擇這種方式來完成一次新書出版發佈,是希望能夠在平面出版之外找到另一種媒介,立體化地呈現書籍和出版行為的精髓,將作者的現場表現力盡可能放大,有效傳播出版信息、預告下一步的出版行動,並傳達其文化內涵。

  該書是三位作者在深圳《晶報》所寫的《對照記》專欄的結集,繁體字版在香港、台灣同步出版。從2010 年2月起,來自兩岸三地的三個人選擇了一些共同的日常詞語或話題,各寫一篇文章,審視自己生命所經歷過的種種喜悅或不堪。“既是個人回憶,亦是集體歷史。”來自香港的倡議者馬家輝説。

  來自深圳的胡洪俠則回憶,《對照記》寫得並不容易。“其一,怎麼寫?我們要寫的是‘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需要激活自己的青少年記憶,説一些之前從未披露過的自己的事。回避什麼,隱瞞什麼,當然是作者的權利,但這一權利要如何在‘據實直書’前提下得以維護以求適度、適當?其二,寫什麼?既然是‘對照’,那就要寫出差異。我們所處的三個華人社會,其政治體制、經濟制度、社會狀況、文化面貌,差異不可謂不大。但是,選擇什麼樣的主題詞才足以呈現這種種差異?更麻煩的通常不是如何寫出差異,而是差異大得簡直無法下筆。比如家輝曾提出寫一期‘英國女王’,我和楊照都反對:我們根本無從寫起。”他説。

  通過不斷討論,他們最終精選出30個關鍵詞,大到談台灣、香港、大陸,或是影響華人社會深遠的人物,如孔子、耶穌、瓊瑤;小到尋常生活中的火車、電車、男廁所、報紙,或談及少年時代的初戀、女老師、女同學等。以這些詞語為題,三位作者展開了“對照”寫作,試圖“以三人的切身故事,對照出這一代人成長的三個社會”。

熱詞:

  • 三聯書店
  • 新書
  • 出版
  • 晶報
  • 對照記@1963
  • 對照記
  • 馬家輝
  • 女老師
  • 再創作
  • 圖書內容